北京学区房
夕阳给横山染上了一层金红,远远望去,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我,一个扁扁口,就出生在这座山脚下的小村庄。山里人的英语,在过去,几乎与世隔绝。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即使是横山,也无法阻挡它前进的步伐。
我的名字,叫做李伟,在小学三年级之前,我对英语的认知仅限于教科书上那些简单的字母和单词,以及偶尔从电视里传来的模糊不清的外国声音。那时候,英语对我来说,只是一门考试科目,与田埂上的泥土,与山间的鸟鸣,没有任何关联。
转折点出现在三年级。村里来了一位支教老师,她叫林老师,来自遥远的城市。林老师不仅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更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她会在课堂上放英文歌曲,教我们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还会用简单的英语跟我们交流。
林老师发现我的发音有些特别,尤其是口音带着浓重的横山味,扁扁口更是加重了这一特点。她并没有嘲笑,反而鼓励我大胆尝试,说口音只是个人特色,重要的是敢于表达。她经常一对一辅导我,纠正我的发音,教我一些地道的英语口语。
记得有一次,林老师组织了一场英语角活动,让我们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我鼓起勇气,磕磕巴巴地用英语描述横山的风景,描述村里的生活。虽然我的发音并不标准,语法也漏洞百出,但我能感受到大家真诚的鼓励。那次活动,让我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意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更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
林老师的到来,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她不仅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村里许多孩子的命运。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对英语感兴趣,开始主动学习英语。村里的小卖部也开始卖一些简单的英文绘本和磁带。
然而,好景不长,林老师的支教期限到了,她不得不离开横山。临走前,她送给我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并在扉页上写道:“伟,不要放弃,Keep going! The world is waiting for you.” 这句话,成了我学习英语的座右铭。
林老师走后,我依然坚持学习英语。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听磁带,模仿发音,背诵单词。我会找一些简单的英文书籍阅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词典。我的扁扁口,成了我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我尝试着改变发音方式,但总是事倍功半。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大学里,我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他们的英语口语都非常流利,让我感到自卑。但我并没有气馁,我坚信,只要努力,就能克服困难。
我每天早上都去操场练习口语,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我会主动找外教交流,请他们纠正我的发音。我还会参加学校的英语角活动,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英语学习心得。
大学四年,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克服了扁扁口带来的发音障碍,逐渐掌握了流利的英语口语。我也学到了扎实的英语知识,掌握了英语教学方法。
毕业后,我选择回到横山,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想把林老师的精神传承下去,我想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改变横山孩子们的命运。
如今,我已经教书五年了。我依然坚持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教孩子们学习英语。我会组织英语角活动,鼓励孩子们大胆开口说英语。我会利用网络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知道,横山的英语教育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我不气馁。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横山的孩子们也能拥抱世界,也能用流利的英语,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的扁扁口,不再是阻碍,而是横山走出去的独特印记。横山走出的英语,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山间的清风,一定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