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以下包括本数吗?”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根本不是个数学题,它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人性的复杂和沟通的无奈。你想啊,谁没事儿会问这么一句?背后一定有故事,有期待,有害怕,甚至还有一丝丝的小算计。
比如说,老板跟你说,“这次的工资涨幅是3%到5%。”你敢直接问:“这个5%包括我在内吗?” 敢吗?大概率不敢吧!除非你铁了心想跳槽。职场上,含糊其辞才是常态,明明白白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玩着文字游戏,揣摩着对方的心思,累不累啊!
再说说爱情。热恋的时候,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什么“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啊,什么“天涯海角永相随”啊,肉麻的誓言张口就来。可真到了谈婚论嫁,涉及到房子、车子、彩礼这些现实问题,就开始锱铢必较,精打细算。“我父母出了80万首付,以后房产证上要写我的名字”, “我家彩礼要18万8,一分都不能少。”这时候,谁还会想起当初的“海誓山盟”?一句“我的心里永远有你”顶不了房贷的一半利息。所以啊,“以下包括本数吗?” 变成了“结婚后我的利益能得到保障吗?”的委婉表达。
我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会给压岁钱。那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子会凑在一起偷偷讨论:“你说,爷爷奶奶说的‘人人有份’,是包括他们自己吗?”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分到多少钱。如果包括他们,那我们只能分到可怜巴巴的一点点;如果不包括,那我们就能狠狠地赚一笔。那时候的我们,天真又现实,用稚嫩的眼神打量着这个世界,试图从中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答案。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们,就已经开始学着如何在规则的边缘试探,如何在模糊的界限中寻找机会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不敢相信,或者不愿意接受。我们问“以下包括本数吗?”, 想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确定的承诺,一个可以让自己安心的保证。可是,生活哪有那么多确定和保证?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去争取,去努力,去承担。
我曾经问过一个朋友,他在创业。我说:“你觉得这次的项目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他想了想,说:“我觉得有80%。” 我又问:“这80%包括你已经做出的努力吗?” 他笑了笑,说:“当然包括。如果不包括我的努力,那成功的几率就是零。”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所有的希望,都源于内心的坚定。
所以,与其纠结于“以下包括本数吗?” 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更有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游戏中占据主动,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我奶奶经常说一句话:“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靠自己才最可靠。” 这句话虽然朴实,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不能指望别人给我们安全感,我们只能自己给自己安全感。而安全感的来源,就是我们自身的实力。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朋友、需要家人、需要爱人,他们可以给我们支持、给我们鼓励、给我们温暖。但是,最终能够决定我们命运的,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下次再遇到“以下包括本数吗?” 这样的问题,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与其被动的等待别人的答案,不如主动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答案。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而且说实话,有时候,“以下包括本数吗?” 本身就是一种示弱,一种渴望被肯定的表现。谁不想被优待,被特殊照顾呢?只是,与其拐弯抹角地试探,不如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也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前提是,你得先学会爱自己,尊重自己,勇敢地表达自己。
这个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我们自己。只有当我们足够强大,足够自信,才能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所以啊,与其问“以下包括本数吗?”,不如问问自己:“我足够优秀了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