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固定资产,这东西,想想就头疼。采购的时候欢天喜地,用的时候小心翼翼,可到了最后,残值处理,往往让人挠破头。我见过太多账务新手,一到这步就懵圈,什么计提折旧,什么账面价值,各种概念搅在一起,简直比高等数学还可怕。
先说说这残值,有些人觉得它可有可无,反正最后卖废铁嘛。大错特错!残值是啥?是咱估计这东西报废的时候,还能卖多少钱。这直接影响到咱每年计提的折旧额!折旧计少了,利润虚高;计多了,税交冤枉。所以,这残值评估,说白了,就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点预见未来的本事。
残值怎么入账?记住,是估计的!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一般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时候,就要定好。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这些大家都知道。但同时,心里要有个数,这玩意儿几年后大概值多少钱,心里有个底。
然后就是每年雷打不动的折旧。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看你这资产用在哪儿),贷:累计折旧。这累计折旧可不是随便写的,要根据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算出来的。举个例子,一台设备原值100万,预计残值10万,预计使用年限10年,那每年折旧就是(100-10)/10 = 9万。这9万,每年都要记到账上,一丝都不能马虎。
更关键的来了,固定资产真的要报废了!这才是真正的考验。如果这东西卖了,卖的钱和预计的残值一样,那好办,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然后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平了!干净利落!
但现实往往不是那么美好。卖的钱比预计的残值多?恭喜你,赚了!但这“赚”的钱要交税!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然后,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差额,也就是赚的部分,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记好了,这部分要交企业所得税的!别忘了!
卖的钱比预计的残值少?亏了呗。但这种亏,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磨损,市场行情不好,卖不出价钱。另一种是人为损坏,比如你开叉车把机器撞坏了,那可就不是正常亏损了。正常的亏损,也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但能不能税前扣除,要看当地税务政策。人为损坏,可能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呢!
还有一种情况,这东西实在卖不出去,只能当废品处理,甚至直接扔掉。这种情况下,就更要小心了。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如果还有处理费用,比如拆除费、运输费,也要记到固定资产清理里。最后,固定资产清理的余额,如果还有,那就是损失,也要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我见过一个公司,一台设备用了十年,账面上已经计提了99%的折旧,残值几乎为零。结果报废的时候,卖了五万块钱。老板乐坏了,觉得赚了一笔。结果会计没处理好,直接把这五万块钱冲了管理费用。税务局一查,说你这属于隐瞒收入,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这下老板傻眼了,本来是好事,结果变成了坏事。
所以说,固定资产残值账务处理,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核算,该交的税一分都不能少,该避免的风险一点都不能碰。别想着偷懒,也别想着蒙混过关,老老实实做好账,才是王道。
而且,别忘了,会计准则年年都在变,税务政策也时常调整。所以,做会计的,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做好账,为企业保驾护航。这可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但只要用心去做,就能从中找到乐趣,也能从中实现自我价值。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