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真的,要说我最拿手的,那绝对是讲故事,用英语讲故事。可别以为我是那种照本宣科的“复读机”,念着干巴巴的课文。我的故事,那可是活的,有血有肉,带着烟火气儿的。
小时候,我妈就爱给我读故事,什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英文版的。她那口音,带着点儿南方味道,特别温柔,晚上听着,特容易睡着。那时候,我哪懂什么语法,什么时态啊,就是觉得好听,画面感强。故事里的王子,骑着白马,救出公主,哇,简直就是我的白日梦素材。
后来,长大了,开始自己看书。图书馆简直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没事儿就泡在里面,啃各种各样的英文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爱情小说,来者不拒。读多了,自然也就学着作者的腔调,模仿他们的语气。
真正让我对讲故事产生兴趣的,是大学时候参加的戏剧社。我们排练了一出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我演的是个小精灵,台词不多,但是每次出场都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表情。一开始,我特别紧张,背台词都背得磕磕绊绊的。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试着理解角色的内心,想象他为什么会说这些话,他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慢慢地,我发现,讲故事不仅仅是念台词,更重要的是要投入感情,要让听众相信你就是那个故事里的人。要用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你的肢体语言,把他们带到故事的世界里去。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社区给小朋友们表演。我讲了一个关于一只小老鼠找到勇气的故事。我特意用了一些夸张的语气和动作,模仿小老鼠胆小怕事的样子,还学着猫的叫声吓唬它。小朋友们看得可开心了,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跟着我一起紧张,一起欢笑。演完之后,有个小女孩跑过来,抱着我的腿说:“姐姐,你讲的故事真好听,我以后也要像小老鼠一样勇敢!”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讲故事的意义不仅仅是娱乐,更重要的是可以传递一些积极的信息,可以鼓励人们,可以改变人们的想法。
毕业之后,我没有选择去当老师,而是去了一家外贸公司。每天都要跟外国人打交道,英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发现,光是会说流利的英语还不够,还要会沟通,要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
我经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公司的产品。我不会直接说我们的产品有多么优秀,而是会讲一些关于产品的研发过程,讲一些客户使用产品的故事。比如,我曾经讲过一个关于一个农民使用我们的农业机械,成功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最终摆脱贫困的故事。这个故事,打动了许多客户,让他们对我们的产品产生了信任感。
现在,我经常在公司里组织一些英语角活动。我会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也会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我发现,很多人其实都有讲故事的潜力,只是他们缺乏一个平台,缺乏一个机会。
我并不觉得我是一个多么厉害的英语专家,我只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我喜欢用英语讲故事,因为我觉得英语可以表达很多中文无法表达的东西。英语是一种很灵活的语言,它可以很幽默,也可以很严肃,它可以很浪漫,也可以很现实。
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讲故事,让更多的人能够用英语讲出自己的故事。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讲故事的人。毕竟,谁不喜欢听故事呢?特别是,动听的英语故事。 我偶尔也会录制一些自己讲故事的音频,放在网上,希望能帮助到那些想学英语的人。虽然我的口音不算完美,但我相信我的故事能够打动他们。因为,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我的真情实感。故事,它本身就充满魅力。
讲故事这事儿,真的会上瘾。它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你看,我的人生,也成了一个故事了,不是吗?一个还在继续书写的故事。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