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说实话,刚开始教初中英语那会儿,我也挺挠头的。一帮孩子,小的刚从小学蹦上来,大的已经有点儿逆反的苗头,指望他们规规矩矩坐那儿背单词、抠语法?门儿都没有。得!得变着法儿来。
单词,这老伙计,得换个姿势拿下!
别光盯着书本后面那个“词汇表”死磕,那玩意儿看了就犯困。你想啊,一个孤零零的单词,“apple”,就这么背?没劲。试试看,把单词放在句子里,放在场景里。比如说“delicious”,你让孩子光记“美味的”,多抽象?不如讲个故事:“昨天我吃到一个delicious apple pie,上面还有奶油!”配上夸张的表情,这“美味”一下子就有了画面、有了感觉。再进一步,不是有那种主题词汇吗?比如“食物”,别一股脑儿塞给他们,分成几类,水果、蔬菜、肉类、零食……每天学几样,然后让孩子回家跟爸妈用英语说今天吃了什么,哪怕就蹦几个单词,这叫“用起来”,比死记硬背强一百倍。还有啊,现在手机App这么多,很多做得挺有意思,游戏化的单词闯关,配图、配音,甚至有真人发音对比。孩子们玩手机不犯愁,咱就顺势而为嘛!利用碎片时间,上个厕所、等个公交,都能刷几个单词。关键是别让它变成苦差事,变成一种“玩”。
语法,别把它妖魔化了,它就是造房子的“骨架”。
很多孩子怕语法,觉得枯燥、抽象。为什么?因为老师可能讲得太理论了。什么主谓宾定状补,听着都头大。咱换个思路。语法规则是死的,但语言是活的。比如讲一般现在时,你直接说“表示经常发生或习惯性的动作”,孩子们可能没概念。但你问他:“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啊?”“你周末通常做什么啊?”让他们用英语回答。在这个过程中,你指出:“你看,你说的这些‘起床’、‘做什么’,都是习惯性的,所以动词是这个样子。”从具体的、他们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别上来就抛一大堆公式。再比如现在进行时,直接上“be动词+doing”,不如让他们看看窗外:“Look! What is happening outside?”“A bird is singing on the tree!”或者“What are you doing now?”“I am listening to you!”让语法规则从“讲”变成“观察”和“体验”。练语法也别老是填空、选择。试着用图片说话,给张图,让孩子用现在进行时描述画面里的场景。或者给个情景,让他们用过去时讲个小故事。语法练习得有上下文,有意义,有那么点儿“人味儿”。
听力,这玩意儿得“磨耳朵”,而且得有策略地磨。
光听广播、看美剧裸听,对于初学者来说太难了,容易产生挫败感。得循序渐进。最开始,可以听一些语速慢、词汇简单的材料,比如专门给初学者设计的英语故事、对话。听的时候,别要求孩子每个词都听懂,先听个大概意思,听关键词。可以听两遍、三遍,甚至更多遍。第一遍泛听,了解主题;第二遍带着问题听,找具体信息;第三遍精听,关注细节甚至连读、弱读。听完后,可以让他们复述听到的内容,哪怕是碎片式的也行。复述是个特别好的练习,逼着大脑去组织语言。还有,听写也是个老办法,但别全篇听写,可以听写关键词、关键句。现在很多听力材料都有文本,可以先不看文本听,听完再对照文本,找出没听懂的地方,分析原因。听力不是孤立的,它和语音、词汇、语法都关联。听力好了,语音语调也会跟着提高。
口语,这真是个老大难,很多孩子怕开口。
怕丢人,怕说错。我的经验是,得给他们创造机会,降低门槛。课堂上别光让那几个尖子生回答问题,多提问,问题要简单,能让大部分孩子都有机会说。哪怕是yes/no问题都行。创造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们觉得说英语是件很自然、很酷的事情。可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比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给他们一个主题,比如去商店买东西、在餐厅点餐,让他们分组表演。哪怕磕磕巴巴,哪怕语法错误百出,关键是开口,是交流。老师要多鼓励,少纠错,尤其是在孩子刚开口的时候。错误太多,可以等他们说完再集中讲。课下呢?鼓励他们跟同学用英语简单交流,比如打招呼、告别、问候。现在也很流行在线外教课,或者找个语伴。说到底,口语是“练”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练得越多,越流利,越自信。
阅读,这是输入的大头,也是提升语感的重要途径。
别只盯着课本那几篇文章。课本文章是为了学习知识点的,语言可能没那么地道、有趣。给孩子找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和水平的原版阅读材料,比如分级读物、简单的绘本、青少年小说节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冒险故事、科幻小说、名人传记。阅读的时候,别要求每个词都认识,猜词是个很重要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去猜,猜对了有成就感,猜错了也没关系。遇到生词,先尝试自己解决,查词典,或者问老师同学。阅读也不是被动的接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阅读理解题,复述故事内容,或者写写读后感,哪怕就写一两句。阅读量上去了,语感自然就来了,很多语法现象,你看多了就觉得“对”,不用刻意去套公式。
写作,这是输出的最高形式,也是最能体现综合能力的。
写作难,因为它要求词汇、语法、句子结构、逻辑思维都要在线。初中阶段,别要求孩子们写得多高级,从简单入手。写日记,每天用英语写几句话,记录当天发生的事,心情如何。写读后感、观后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写邮件、明信片,练习书信格式。给他们一些写作模板、句型,降低写作难度。比如描述人物外貌的句型,描写天气情况的常用表达。批改作文的时候,别把错误都给圈出来,挑主要的、共性的错误讲。多鼓励孩子的创意和想法,即使语言表达还不够完美。写作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模仿到创新,从简单到复杂。
别忘了文化的熏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英语不仅仅是学一门语言,也是了解另一种文化。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关于英语国家习俗、节日、历史的小知识。看看原版电影、听听英文歌曲。这些都能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不是枯燥的学习任务。
最后想说一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节奏。作为老师或家长,得花时间去观察,去了解孩子,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方法。有时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夸奖,比任何技巧都有效。学习英语,持之以恒最重要。别指望一蹴而就,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效果自然就出来了。这不是条容易的路,但走下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