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啥叫核心利润获现率?简单粗暴地理解,它就是拿你公司在核心经营活动中“收进来”的真金白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但要剔除那些投资收益、资产处置之类的偶发项,咱们就看主业实打实赚来的)跟公司在核心经营活动中“算出来”的账面利润(比如营业利润,或者更细致点,剔除掉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这些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利润)比一比。看看到底你赚的“利润”有多少真的变成了可以握在手里的“现金”。公式大概就是:核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核心经营利润。这比率越高,说明公司赚的钱变成现金的能力越强,越扎实。
你看,很多公司,利润报表那叫一个漂亮,增长率动辄二三十个点。可你再去看它的现金流量表,经营性现金流却少得可怜,甚至常年是负的。这是怎么回事?钱去哪儿了?利润怎么就“飞”了?这背后的原因可就多了去了,而且往往不是啥好事。可能是销售回款太慢,大量的钱压在了应收账款上,客户那边还没给钱呢,你这边的利润已经算进去了。这不就是空中楼阁吗?可能是库存堆积如山,钱变成了仓库里落灰的货,还没卖出去呢。可能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支出,虽然未来可能产生效益,但当下却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出。更有甚者,可能是用了些比较激进的会计手段,把还没真正到手的“未来”收入提前确认成了“现在”的利润。
所以,当一家公司的核心利润获现率长期低于100%,甚至大幅低于100%时,你就得警惕了。这就像一个人,看着体型挺壮,但老是气喘吁吁,脸色发白,说明里子虚啊!它的利润可能是靠赊账、压货、甚至“画饼”撑起来的,这样的增长,能持续吗?一旦市场有点风吹草动,回款更慢了,库存更难消化了,资金链可能就绷不住了。别看账面利润高高在上,真到要用钱发工资、还银行贷款、给股东分红的时候,发现兜里比脸还干净,那才叫尴尬。
相反,有些公司,账面利润可能没那么惊人,甚至看起来有点平淡无奇。但你去看它的核心利润获现率,可能常年维持在100%以上,甚至能到120%、150%。这才是真本事!这说明它赚的每一分钱,甚至更多,都稳稳当当地进了口袋。这可能意味着它在行业里有很强的议价权,能提前收到预付款;或者它的产品是硬通货,供不应求,基本没有存货;或者它在成本控制、运营效率上做得特别好,营运资本周转得飞快。这样的公司,虽然不 flashy,但活得特别滋润,抗风险能力强,也更有能力进行真实的再投资或者给股东真金白银的回报。它们就像是勤勤恳恳、把每一粒粮食都收到自家粮仓的农民,日子过得踏实。
在投资的时候,我特别看重这个指标。它帮我过滤掉那些虚胖的公司,找到那些真正有“造血”能力、能把血液(利润)变成氧气(现金)输送到全身(公司的各个角落)的公司。一个高增长但获现率奇低的公司,在我看来,风险远大于机会。那高增长可能是靠不断烧钱、扩张应收换来的,一旦外部环境恶化,瞬间可能坍塌。而一个稳健增长,同时核心利润获现率持续保持高位的公司,哪怕增速没那么夸张,它的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都要强得多。
想象一下,你是个开小店的,卖东西出去,收了客户的欠条(应收账款),虽然账本上记着“收入”和“利润”,但你月底要给供应商结账,要给员工发工资,光有欠条可不行啊,你得有真金白银啊!核心利润获现率,看的就是你的欠条变现能力,以及你赚的钱是不是真的进了你的收银机。
所以,别再被那些华丽的利润数字晃花了眼。下次看公司财报,请务必翻到现金流量表,算算它的核心利润获现率。这才是判断一家公司盈利质量、运营效率和长期健康状况的硬核指标。它沉默不语,却最是诚实。它告诉你,这家公司的心跳,是否真的有力;它的呼吸,是否真的顺畅。在我看来,它是隐藏在数字迷雾下,最值得我们深究的真相之一。忽略它?等着吃亏吧。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