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八上英语第八单元
八上英语第八单元
0人回答
6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6 12:00:10
188****3100
2025-05-16 12:00:10

可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啊。

你看,课本里的人物,生病了,问题一说,建议一对,齐活儿。多干脆利落。现实生活呢?头疼可能是昨晚没睡好,也可能是快考试了压力山大,还可能是看了太多手机眼睛累的。嗓子疼,喝热水?那是最泛滥、最敷衍的建议了,但凡有点不舒服,总有人在旁边说“多喝热水”。你心里翻白眼,嘴上还得敷衍地应着。这就是课本和生活的距离。

孩子们啃这些单词,背这些句子,为了啥?为了考试啊。知道“sore throat”是嗓子疼,“stomachache”是肚子疼,然后能在听力里辨别出来,在阅读里圈出来,在写作里套进去。至于这个健康的概念,这个建议的艺术,有多少能真正渗透到他们的生活里?我看悬。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博弈。跟遗忘博弈,跟枯燥博弈,跟考试压力博弈。第八单元这些单词,那些个“-ache”系列,初见时总有点拗口。发音得注意,拼写得小心翼翼,生怕少写个字母或者多写个音节。然后就是should和shouldn't的用法,情态动词后面跟动词原形,多简单的语法点啊。但在实际使用中,给人建议从来不是仅仅套用这个句型就够了的。语气、场合、关系,全都要考虑。直接一句“You shouldn't eat so much.” 可能直接把天聊死了,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比起语法的正确,生活的智慧往往更重要。

我在想,设计这个单元的初衷是什么?是想让孩子们学会关心自己、关心别人,学会表达关切和提供帮助吗?如果是,那课本里的呈现方式是不是太单薄了点?那些对话,就像被抽去了灵魂的骨架,干巴巴的。真正的健康,哪是“多吃蔬菜,多运动”这么简单?它涉及情绪,涉及人际,涉及环境,甚至涉及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和成长经历。你能对一个长期熬夜赶作业的学生说“You should go to bed early.”吗?他自己不知道应该早睡吗?问题不在于他知不知道,而在于他能不能、有没有条件这样做。

这些年,学习英语,特别是教英语,让我越来越觉得,语言这东西,是用来描摹生活的。课本只是提供了一些最基础、最通用的工具。八上英语第八单元提供的是关于健康建议的基础工具。可是,要真正理解健康,要真正学会给出有益的建议,光靠那几页纸、那几个单词、那条语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

我记得有个学生,有次偷偷跟我说她压力特别大,睡不好觉,感觉学什么都学不进去。按照课本,我应该说“You should relax. You should listen to music. You shouldn't worry too much.”这些话谁不会说啊?可有用吗?当时我没说什么大道理,也没套用课本句型。就跟她随便聊了聊,聊了聊她最近看的电影,聊了聊学校的猫,聊了聊我小时候学习也觉得很闹心的时候。聊着聊着,她好像没那么紧绷了。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关心和建议,很多时候不是直接告诉对方应该做什么,而是看见他的问题,然后陪他一会儿,或者给他一点点不同的视角。这远远超出了八上英语第八单元的范畴。

但话说回来,毕竟是在学习阶段。这些简单的对话,这些基础的单词语法,是孩子们接触英语、感知英语功能的第一步。他们通过模仿,通过记忆,慢慢 build up their language skills。他们知道生病了可以用“have a/an + 病痛名称”来表达,知道给建议可以用“should”。这是基础的地基。地基打好了,以后才能往上盖更复杂、更有血有肉的生活之楼。

只是在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偶尔跳出课本一点点?在教“You should see a doctor.”的时候,可以聊聊看病有多麻烦;在教“You should eat more vegetables.”的时候,可以聊聊有多少孩子不爱吃蔬菜;在教“You shouldn't play computer games too much.”的时候,可以聊聊游戏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把课本里的问题建议,跟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体验连接起来。让他们觉得,学这些不是为了考试硬性要求,而是真的跟他们的生活有关联。

第八单元的考试题,无非就是选词填空、改错、情景对话之类的。考的还是那些单词语法。孩子们为了拿分,会把那些句型练得滚瓜烂熟。They shouldn't talk loudly in the library. He has a bad cold, so he should stay in bed. 标准答案清清楚楚,没有丝毫模糊地带。这跟生活的模糊、不确定形成了鲜明对比。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建议也常常是两难的选择。

或许,这单元的意义,除了让孩子们掌握几个基础表达外,还在于学习本身。学习如何用一种新的语言去触碰那些最基本、最日常的表达:我不舒服了,我该怎么办?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沟通方式的入门。虽然课本的方式可能显得幼稚和模式化,但它是起点。从这里出发,孩子们将来会遇到更复杂的问题,学到更 nuanced 的表达方式,给出更贴合实际的建议

所以,当我再次翻开八上英语第八单元,看到那些熟悉的对话和练习时,心里不再只是觉得它简单甚至有点乏味。它是一扇小小的窗户,窗外是广阔而复杂的生活。孩子们通过这扇窗,窥见了一点点用英语谈论健康和给予建议的可能。他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练习,带着这些简单的工具,最终要走向他们自己的、真实而充满变数的生活。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这扇窗户擦得更亮一些,让窗外的风景,哪怕只是课本里的,也能显得更生动、更值得探究一些。毕竟,谁不想有个好身体,谁不想在遇到问题时能得到真诚又有效的建议呢?这单元,教的是语言,指向的,是生活啊。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