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想想看,你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对中国大学一无所知的人,或者是一个对特定领域感兴趣的学者,甚至只是来旅游顺便看看的访客。你得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听完后,觉得:“嗯,这个地方有点意思。”
首先,避开那些大而无当的开场白。没人真想听你背诵校训或者建校年份,除非这个年份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上来就可以直接一点,从一个让你自己最有感觉的点切入。比如,对我来说,最开始介绍的时候,我可能会先说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 (location)。不是干巴巴地说在哪个区哪条路,而是描述一下那种感觉。如果是在市中心,你可以说它闹中取静,交通便利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出门就是各种博物馆、咖啡馆,或者干脆是充满活力的商业区。要是在郊区,那就强调它的宁静 (serene),环境优美 (beautiful environment),空气清新,适合学习和思考,甚至可以具体到“春天的时候,校园里的玉兰花开得可漂亮了!”这种细节。
接着,得说说咱们学校的规模 (size)。光说多少人多大面积可能有点抽象。你可以用类比,或者说它给你的直观感受。是那种紧凑而温馨 (compact and cozy),让你总能碰到熟人,感觉像个大家庭?还是占地广阔 (sprawling),每个学院都有自己一片天地,走起来都能当锻炼,有种探索不完的新奇感?
当然,绕不开的是学校的历史 (history)。但别光报数字。如果历史不长,可以强调它的年轻活力 (youthful energy)和创新精神 (innovative spirit)。如果历史悠久,那就挑一两个标志性建筑 (landmark buildings)或者重要历史事件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vents)讲讲,哪怕只是一个流传在师生之间的有趣传说。比如,“你看那栋红砖楼,据说当年......” 这样比干巴巴的“建于某某年”有趣多了。你可以用 founded in... 或者 dates back to... 这样的说法,但重点是后面跟着的故事或感受。
然后,核心来了——学校的学术 (academics)。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但同样,不是让你去背专业列表。挑你们学校最著名、最有优势的学科 (leading/strongest disciplines or majors)来说。用词可以多样点,别老是 boring 的 subjects 或 departments。可以谈谈 programs, research areas, 或者 schools/colleges。如果某个领域特别牛,可以说它是 renowned for...,或者 a powerhouse in...。别忘了提提师资力量 (faculty/staff),有没有什么大牛教授,或者教学非常有特色的老师。你甚至可以分享自己上某门课的体验,比如“我们工程学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XX教授,讲课特别有启发性,总能把复杂问题讲得特明白。” 这种个人感受,比任何官方介绍都来得真实。
说到学习,设施 (facilities)也是个可以展开的点。图书馆是必须的,但别只说藏书多。可以说说它的设计 (design),是不是很现代化?有没有很棒的自习空间 (study spaces)?实验室呢?是不是设备先进 (well-equipped)?体育馆、游泳池、学生活动中心呢?这些都是构成校园生活 (campus life)的重要部分。你可以用 state-of-the-art facilities, extensive collection (for library), modern labs 等等。但别忘了加上形容词,让它们听起来更吸引人,比如 cozy library, vibrant student center, spacious gym.
把冰冷的事实讲完,得注入点灵魂。学校的氛围 (atmosphere)或者说文化 (culture)是什么样的?这是最难用数据衡量的,但却是最能体现学校个性的地方。是勤奋严谨 (diligent and rigorous)?开放包容 (open and inclusive)?充满活力 (dynamic and vibrant)?鼓励创新创业 (encourag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还是人文气息浓厚 (rich in humanistic spirit)?这部分完全可以讲讲你的亲身感受。比如,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个角落?是图书馆里大家埋头苦读的安静,还是食堂里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是某个社团的活动让你找到了归属感,还是和同学在操场上夜聊的时光让你难忘?你可以用 the vibe, the spirit, the unique character 来描述。
还可以聊聊学生生活 (student life)。除了学习,大家都在做什么?社团活动 (student clubs/organizations)多不多?有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校园活动 (campus events)?比如艺术节 (Arts Festival),运动会 (Sports Meet),或者各种讲座、比赛。这些都是让学校“活”起来的元素。用词可以生动点,比如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buzzing with energy, never a dull moment.
如果你有特定的经历,比如参加了某个科研项目 (research project),去了实习 (internship),或者出国交流 (exchange program),这些都可以作为具体例子来支撑你之前讲的学术优势或者国际化程度。
当然,不是所有介绍都要面面俱到。根据听众的不同,你需要有所侧重。比如对未来想来读研的学生,就多聊聊科研机会 (research opportunities)和导师 (supervisors/professors)。对本科生,可能更多的是专业选择 (major options)、校园设施和社团生活。
语言上,别怕用一些非正式但更生动的表达。比如,形容某个老师讲课好,除了excellent,可以说inspiring, engaging, 或者干脆来一句He/She is amazing! 形容学校很棒,除了good或great,试试impressive, outstanding, top-notch (如果确实是顶尖的)。
最后,收尾的时候,可以再次强调你对学校的感情。比如,“对我来说,这里不只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它更像我的第二个家 (second home)。”或者“我在这个学校度过了非常有意义 (meaningful) 和难忘 (unforgettable) 的时光。”
介绍学校,说到底不是让你去当复读机,而是分享你眼中、你心里那个有血有肉的地方。别担心语法是不是百分百完美,流畅、真诚、有感染力,这才最重要。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那部分讲出来,用你的热情去感染听众。这样,哪怕你用词不是最华丽的,对方也能感受到这份独特 (unique) 和真诚 (genuine)。毕竟,谁不想听听一个真正喜欢自己学校的人,怎么谈论它的呢?所以,放下紧张,想想那些让你觉得骄傲 (proud),让你觉得温暖 (warm) 的瞬间,把它们用你的方式说出来吧。你会发现,其实没那么难。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