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艺体生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艺体生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0人回答
0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4 11:22:52
188****3100
2025-05-14 11:22:52

艺体生到底能考啥?别光盯着那几个最最传统的“艺术”或者“体育”专业,世界大着呢。

当然,最直接、也是很多年里被视为“正统归宿”的,肯定是艺术类专业体育类专业

艺术类里头,门类多到能让你眼花缭乱。美术生,那不只是画画吧?你可以去学纯艺术,继续钻研油画、国画、版画、雕塑,做个纯粹的艺术家,这需要的是天分,更是寂寞里的死磕。可多数美术生,最后还是流向了更接地气的设计类。这块儿是大头!从你能摸到用到的产品设计,穿在身上的服装与服饰设计,走在里面住在哪里的环境设计(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到手机电脑里看到的视觉传达设计(以前叫装潢、平面设计),再到当下最热的数字媒体艺术(跟游戏、动画、交互设计、新媒体艺术都沾边),还有艺术与科技这种跨学科的玩意儿。这些专业,不仅要你有美术功底,更要你有脑子,懂市场,懂技术,懂人。你看那些做APP界面、做淘宝详情页、做电影海报的,很多都是从这些设计专业出来的。

音乐生呢?别以为就只有声乐器乐这种表演方向。唱歌弹琴固然是核心技能,但音乐这个圈子大得很。你可以去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自己写歌,编曲,做配乐,这需要的是创作天赋和扎实的乐理功底。也可以学音乐学,研究音乐的历史、文化、理论,做个音乐学者或者评论家。更实际点儿的,有音乐制作录音艺术,这是技术活儿,但没音乐耳朵绝对干不了。还有现在越来越受重视的音乐治疗,用音乐去疗愈身心,这是人文关怀和专业知识的结合。你看那些演唱会音响师、电影配乐大师、甚至抖音里的神仙编曲,都是这个体系里的人。

舞蹈生,除了传统的舞蹈表演(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还有舞蹈编导,把脑子里的创意变成肢体语言,这是创作。舞蹈学是理论研究。甚至可以去学舞蹈教育,把你的热爱和技能传递给下一代。别小看舞蹈生的身体控制力、协调性、以及对节奏和空间的理解,这些素质,在很多需要精准和协调的领域都能派上用场。

表演和播音生,这个比较直接,目标就是舞台和镜头。表演不用说了,话剧、影视、音乐剧,需要的是天赋、共情能力和反复的排练。播音与主持艺术,除了声音条件,更考验你的反应速度、文化储备、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很多人觉得这些就纯看脸看嗓子,不是的,台下十年功,没点真本事和文化底蕴,是站不住台的。

再说说体育类。最常见的当然是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前者是培养运动员和高水平教练的,那真是吃苦的行当,多少冠军、名教练从这里走出来。后者是去学校当体育老师的,任务是提高全民体质,教孩子们学会运动、爱上运动。但体育生也别只盯着这两条路。运动康复现在多火啊,给运动员伤后恢复做指导,给普通人提供科学健身方案,需要扎实的医学和运动学知识。体育产业管理,这是把体育当产业来运营,赛事策划、场馆管理、俱乐部运营、体育营销,需要的是商业头脑和对体育的深刻理解。休闲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向和发展空间。体育生身上那种超强的执行力目标感团队协作精神,是很多文化生不具备的,这些特质,稍加引导,在哪里都是宝贵的财富。

好了,上面这些,算是艺体生的“常规操作”。但我想说的是,艺体生的路,远不止于此!他们的独特优势,完全可以溢出到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

你想想,一个学了十年美术的学生,他对色彩、构图、光影的理解,是不是远超常人?这种细腻的观察力非凡的感知力,除了做设计师,能不能用在影视制作里?比如学摄影,他对画面的敏感度就是天然优势。学广播电视编导,他能更直观地把文字脚本转化为视觉画面,更懂镜头语言。甚至学动画游戏设计,美术功底更是基石。

一个舞蹈生或者武术生,对身体的控制达到极致,对空间和节奏感悟非凡。这种对“动”的理解,是不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人机交互?理解用户行为?或者在需要肢体表达的领域发光发热?

一个音乐生,他的耳朵对声音的辨别力极高,对情感的理解深刻。除了直接做音乐,这种对“听觉”和“情感”的敏感,能不能用到心理学里?比如结合音乐治疗的理念,或者在咨询中更敏锐地捕捉对方的情绪波动?甚至在市场营销里,理解声音、音乐对消费者的影响?

还有那种练体育练出来的强大抗压能力百折不挠的意志力高效的执行力。这些特质,在任何需要拼搏和解决问题的专业里都非常宝贵。他们可能没有文化生刷题刷出来的知识广度,但在面对困难、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在高压下保持冷静等方面,他们有着常年训练形成的强大心理素质。这种素质,在很多管理类执行类甚至工程类(虽然需要补很多基础课)岗位上,都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所以,艺体生能报的专业,远不止于那些后缀带“艺术”或“体育”的。关键在于,你身上因为这些年的艺体训练而形成的那些独特的、闪光的特质,能不能和某个专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对上号?

比如,你想做老师,不一定非得是体育老师、音乐老师,你的艺体特长可以成为你当小学老师幼教老师,甚至特殊教育老师时的独门武器——用律动教语文,用色彩讲数学,用运动疏导情绪,这难道不是更具吸引力的教育方式吗?

比如,你对文化产业感兴趣,除了学文化产业管理,你的艺体背景能让你更懂这个行业的内容端。做策展艺术经纪版权运营,你比纯管理出身的人更懂艺术品的价值和艺术家的需求。

比如,你关心人的健康,除了运动康复,你的运动基础能让你更好地理解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甚至可以往健康管理营养学方向靠,结合你的运动经验给出更科学的建议。

说到底,高考志愿不是一次给人生定型的“宣判”,它更像是一个起点。艺体生多年的训练,给你们打下的不只是某项技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你们的心性,赋予了你们看世界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方式。

所以,当你站在填志愿的路口时,别只盯着那些“艺体生专属”的格子。问问自己:我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我的优势特质是什么?(是创造力?是感知力?是执行力?是沟通能力?是身体协调?是团队协作?)我想通过我的学习去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去创造什么价值

结合这些,再去看各个大学的专业介绍,去了解它们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也许你会发现,原来我跳舞跳出来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对学习某个需要精细操作的工科专业是有帮助的;原来我画画时培养的观察力和耐心,能让我在某个需要细致研究的文科领域走得更远。

条条大路通罗马,艺体生们,你们脚下的这条路,也许比别人走得更辛苦,需要付出的汗水更多,但它也雕刻出了一个更立体、更有棱角、更具生命力的你。用好这份独特,去寻找那个真正能让你发光发热的专业吧。别被狭窄的定义框住,你们的潜力,大得你们自己都想象不到。去探索,去尝试,去勇敢地选择!未来是你们的。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