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学生自我鉴定表
学生自我鉴定表
0人回答
3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4 11:22:14
188****3100
2025-05-14 11:22:14

我坐在椅子上晃悠,笔尖在纸上戳啊戳。学习态度,认真刻苦?哼,有时候是真刻苦,为了一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概念,能对着书本发呆一晚上,眼珠子都快掉出来;有时候呢,就是敷衍,眼皮子打架,心里想着游戏里的任务,书页翻得比翻脸还快。这怎么写?写“时而勤奋如牛,时而懒散如猪”?老师肯定不让过。所以最后大概率还是会写“态度端正,勤奋好学”,标准答案,不会出错。你看,第一个格子就这么虚了。

再往下看,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这些词儿像陈列柜里的塑料花,好看,没生气。我不是不遵纪守法,不是不尊敬师长,不是不团结同学。但真实的生活哪是这么平面?有跟老师顶嘴的时候,虽然心里还是敬重的;有跟同学为了点屁大点事儿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完了晚上又一起去撸串;有看到不公平的事儿,心里骂娘,但又怂得不敢吱声的时候。这些细枝末节,这些人性的复杂,怎么往表里填?填了,是不是就成了“缺点”?可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我”吗?那些所谓的“好”和“坏”,边界真的那么分明?

学习成绩。这个最直接,分数在那摆着,想糊弄都难。可分数又能说明啥?有时候考砸了,不是因为没努力,就是脑子抽了,或者那天心情特别down。有时候考得还行,却觉得很多东西根本没懂,只是靠题海战术混了个脸熟。分数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捕捉不到我盯着一个物理实验装置,突然想明白其中原理时的那种微光;捕捉不到读到一句触动人心的诗句,心里漾开的那层涟漪;捕捉不到跟同学讨论数学难题,思维碰撞出的火花。那些才是学习里真正有血有肉的部分啊。但表上只要你写,平均分多少,排名多少。多省事,多无趣。

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参加了什么社团,做了什么项目,当了什么干部。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好写。可表格问的是“表现如何”。怎么表现?积极参与?认真负责?这些都是形容词,像给苹果p了个图,失真。我记得有一次组织活动,忙得像陀螺,中间差点跟搭档吵翻,好在最后还是撑下来了。活动结束,累瘫在椅子上,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的成就感爆棚,但又有点空虚,因为过程中的那些挣扎、那些妥协、那些不为人知的辛苦,谁也不知道。还有,有时候只是因为好奇心,一个人捣鼓一个小程序,或者研究一个偏门的领域,这些没有官方背书的个人探索,算不算“实践能力”?表格里没有这个选项。

写到优缺点这一栏,更是头大。优点,写勤奋、负责、乐观、开朗。缺点,写粗心、有时候不够坚持。这些都是安全牌,不会引发关注,也不会显得你太差劲。但我的缺点,可能是在人多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沉默,不是因为害羞,只是觉得没啥好说的;可能是对不喜欢的事情,提不起一丝一毫的兴趣,哪怕知道它有用;可能是情绪上来的时候,会像只刺猬,不小心扎到关心我的人。这些真实的缺点,敢写吗?写出来,会不会被认为“情商低”,“不成熟”?于是,自我审视的过程,到这里就拐了个弯,变成了“如何写一个既符合要求又不会给自己惹麻烦的自我评价”。这本身就挺讽刺的。所谓的“自我鉴定”,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他我”鉴定,写的是希望别人看到的那个自己,而不是心底里那个复杂、矛盾、有时甚至有点拧巴的自己。

想想过去那些年,跌倒过,爬起来过,笑过,哭过,犯过傻,也聪明过一回。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学到了书本以外的道理,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那些在晚风里骑车穿梭,感受风吹过发梢的自由;那些在图书馆角落,因为一本书而产生的共鸣;那些跟朋友一起,分享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笑话的默契;那些因为一次失败,躲在被子里偷偷流泪的委屈。这些,才是构成“我”的底色啊。它们不是一个个可以量化的指标,不是一句句可以套用的评语。它们是流动的,是变化的,是只属于我自己的私人史诗

但这张表,它不关心这些。它要的是规整、有序、符合期待。它像一个筛子,把所有棱角分明的、不合群的、过于个人化的东西都筛掉,只留下那些标准化的颗粒。写这份表的过程,有时像是在表演,演一个“好学生”的样子;有时像是在催眠自己,暗示自己就是表格里描绘的那个人;有时又像是在跟自己对话,虽然对话的媒介是如此冰冷和形式化。

或许,这张表的意义,不在于它最终呈现出来的那些四平八稳的文字,而在于写它的这个过程本身。它强迫你停下来,哪怕只是敷衍地,去看看走过的路,去想想现在的自己。那些空白的格子,像一面面小小的镜子,照出你愿意或不愿意承认的一些侧面。那些你选择了写进去的,那些你选择了忽略的,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声明

笔尖在“未来规划”那一栏停住了。未来?谁知道呢。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觉得未来清晰得不行,后来发现,人生像条弯弯绕绕的小溪,你以为流向大海,结果可能拐进了一个湖,或者蒸发在了半空中。但总归是有个方向吧。写点啥呢?“继续深造”,“学以致用”,“贡献社会”?嗯,这些挺好。但我心里更具体的那个,是想去看看某个地方的风景,是想掌握某个小技能,是想遇到一些有趣的人,是想保留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些,也写不进表格啊。

就这么写吧,那些不那么真实但足够安全的词语,那些能交差的句子。我知道那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真正的自我鉴定,发生在每一个当下,每一次选择,每一个念头闪过的瞬间。它不是盖棺定论,而是一个持续进行时。那张表,就让它去表格的世界吧。而我,还在我的世界里,摸索着前行。或许有一天,我能写出真正属于我自己的,那份充满褶皱光芒的自我鉴定。不是给别人看,而是给自己看。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