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交了4980元申请机构答主
交了4980元申请机构答主
0人回答
4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4 11:07:07
188****3100
2025-05-14 11:07:07

那天,刷着刷着,就看到了那个广告,或者说,软文?反正包装得特好,讲一个普通人,怎么通过某个平台,某个机构的赋能,摇身一变,成了行业里的“专家”,光环闪闪,稿费、流量、变现,听着那叫一个诱人。他们描绘的世界里,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坐在书桌前,敲敲键盘,写几行字,就能有稳定甚至丰厚的收入,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获得一种被认可、被需要的感觉。谁不想要呢?尤其是在觉得自己好像原地踏步,或者说,有点迷茫的时候。

然后就是加微信,套路嘛,都懂的。开始是助理,客客气气,问你做什么的,有什么困惑,然后就开始给你“规划”,给你画饼。再后来,所谓的“老师”就出场了,声音听着挺专业,讲得头头是道,分析你的“潜力”,说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平台,是机会,是有人带着。这个“机构答主”项目,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他们有渠道,有资源,能帮你快速启动,快速变现。听着听着,你的心就痒了,觉得这可能是个翻身的机会,是个捷径。

那个“老师”说,名额有限,机会难得,他们要经过严格筛选,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但看在我这么有“潜力”的份儿上,可以破例给我一个名额。当然了,代价是那笔听起来就不小的4980元。当时纠结啊,这钱,是我攒了挺久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买好多东西,可以出去玩一趟,或者存着以备不时之需。但是,那个“老师”说得太有说服力了,他说,这钱是投资,是对自己的投资,而且,随便写几篇稿子,就能赚回来,以后就是躺着赚钱了。风险?他说风险几乎为零,因为他们包成功,包推荐,包流量。现在回想,真是图样图森破。

犹豫了几天,看了他们发过来的所谓的“成功案例”,那些截图,那些学员的感谢信,字字句句都像在对我说:“看!他们成功了,你也可以!”终于,在一个加班到很晚,觉得生活无望的夜晚,我鬼使神差地转了那4980元。转账成功的那一刻,心里是既期待又忐忑,仿佛推开了一扇门,不知道门后面是黄金屋,还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交了钱,瞬间感觉自己成了“内部人士”。他们拉了一个群,里面有其他“学员”,也有几个所谓的“运营老师”。刚开始,群里还挺热闹的,大家分享自己的期望,老师也会发一些看起来很专业的资料,讲一些基础的写作技巧,平台的规则。哦,对了,他们会给你一个所谓的“账号”,说是机构的账号,用这个账号发文,权重高,更容易被推荐。这就是“机构答主”的“机构”部分吧。

可渐渐地,我就感觉不对劲了。所谓的教学,很多都是一些网上随处可见的“写作课”内容,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说好的“一对一指导”,往往就是你在群里问个问题,半天没人理,或者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说好的“独家渠道”,就是让你在他们的指导下,去某些平台注册账号,然后自己写、自己发。那些“运营老师”呢?大部分时间在群里发鸡汤,或者催你交作业,催你发文。当你问到具体的流量、收益问题时,他们就开始打太极,说流量波动很正常,收益取决于文章质量,要坚持,要努力。

最让我心凉的是,那个传说中权重很高的机构账号,发出去的文章,阅读量寥寥无几,更别提什么点赞、评论、打赏了。有时候,甚至感觉还不如我自己随便注册个小号发的效果好。找“老师”理论,他们就开始说各种原因:你的选题不对,你的标题不够吸引人,你的内容不够深度,你的排版有问题……总之,问题都在你身上,跟他们的平台、他们的机构、他们的模式,一点关系都没有。那4980元,仿佛瞬间蒸发,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群里的气氛也慢慢变了,从最初的雄心勃勃,变成了各种抱怨和沉默。有人开始质疑,有人直接问这4980元到底买了什么,得到的回答总是绕来绕去,就是不提退款的事。那些“运营老师”也变得没那么热情了,回复越来越慢,甚至开始屏蔽一些尖锐的问题。

现在,那个群基本已经死气沉沉了。偶尔会有人发一条广告,或者一个无关痛痒的表情包。我的那个机构答主账号,也早就长草了。那4980元,就像交了一笔高昂的智商税,买了一个关于“躺赚”和“光环”的幻影。

我有时候会想,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多人交钱的?也许是抓住了我们这些普通人渴望改变、渴望被看见、渴望轻松赚钱的心理吧。他们贩卖的不是课程,不是技能,而是希望,一个看起来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只是,这个未来,是用你的真金白银铺就的,而通往那个未来的是一条单行道,进去容易,出来,难。

当然,我也不能说完全没学到东西。至少,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所谓的“捷径”,往往是最远的路。真正的成长和积累,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包装,没有那么多夸张的承诺,更不太可能通过一次性交4980元就能买到。机构答主这个名头,听着响亮,但如果没有真本事,没有持续的付出,它就只是个空壳子。

现在,再看到那些课程广告,那些“带你实现财务自由”的口号,心里就只有一种感觉:警惕。那4980元的学费,虽然贵得让我心疼,但也算是给我买了个教训。一个,关于信任,关于分辨,关于脚踏实地的重要性的教训。希望以后,别再像个傻子一样,轻易就把辛苦赚来的钱,送给那些编织美梦的人了。至于那个机构答主的梦,早就醒了,带着一点点,不甘心的余温。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