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那危害,简直是一串串的,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一个,后面跟着倒一长串,而且很多时候,是 不可逆转 的。
最直接,也最疼的,当然是 身体伤害。别以为都是小打小闹,大学生了,下手没轻没重,热血上头的时候哪管得了那么多?轻则鼻青脸肿、皮开肉绽,缝几针,留下疤,过两年也许伤口愈合了,那块儿的皮肤摸上去总归是不同的,像个永久的提醒。重一点呢?骨折、脑震荡,甚至脾脏破裂、颅内出血,直接送进ICU的不是没有!我听过一个事儿,就因为寝室里点外卖的声音大了一点,结果俩人干起来,一个脑袋撞到了暖气片上,送到医院的时候人就不太好了,后续多少麻烦事儿,医药费像流水一样,人遭罪,家里人跟着遭罪,那种揪心的画面,想想都冷。万一真出了人命,那可真是……一辈子就搭进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可能只是因为一句不中听的话,或者一个眼神,就没了,或者残了。这样的代价,谁付得起?
光是皮肉伤,还不是全部。那些因为打架留下的 心理阴影,有时候比身体上的伤痛更难愈合。被打的人,可能会变得胆小怕事,对人群产生恐惧,或者变得异常敏感、易怒,总觉得别人会欺负自己,整天提心吊胆的。打人的呢?别以为打完就没事儿了。除非真是冷血动物,大多数人,尤其是学生,事后都会有后悔、恐惧、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在等待处理结果的那段时间,那种煎熬,吃不下睡不着,怕被开除,怕蹲牢房。即使逃脱了最严重的惩罚,心里也可能埋下暴力的种子,或者产生一种“拳头大就是硬道理”的扭曲观念,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简直是毒药。而且,这种事儿一旦发生,你在同学圈里的名声,基本上也就毁了。没人愿意跟一个动不动就动手的人交朋友,孤立无援,那种滋味儿也不好受。
更现实、更冷酷的,是它对你 学业前途 的毁灭性打击。进了大学,目标是顺利毕业,拿个好文凭,找份不错的工作吧?一场架,可能让你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学校对学生打架,那纪律处分可是明码标价的。轻则警告、记过,这都会跟着你的档案一辈子,以后找工作,有些单位政审就过不去。重一点的,留校察看,这意味着你得夹着尾巴做人,一旦再犯点啥事儿,直接开除。更严重的,直接就是开除学籍!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就这么没了。没了毕业证,你还算什么大学生?之前的寒窗苦读,家里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很多机会,比如保研、考研复试、出国留学、考公务员、进一些对背景要求高的企业,都会因为这个 污点 而彻底跟你说拜拜。未来前途,在冲动挥拳的那一刻,可能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甚至直接被堵死。
别忘了,这事儿可不是学校内部处理一下就完的。打架斗殴,尤其情节严重的,那可是要触犯 法律后果 的。轻则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罚款、拘留,留个治安记录,这玩意儿以后办很多事儿都可能查出来。重则构成犯罪,《刑法》等着你呢。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别以为大学生就能免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了罪就得承担刑事责任。判刑坐牢,留下 刑事案底,那意味着你的人生档案里永远抹不去这一笔黑历史。你以后找工作,住酒店,甚至连最基本的出行都可能受到限制。你能想象,本来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因为一时冲动,要在高墙里度过几年青春吗?出来之后,背着案底,社会对你的看法、接纳程度会是什么样?简直不敢细想。
而这一切,最直接、最痛心的承受者,往往是你的 家庭。你的父母,他们省吃俭用,甚至可能背负着债务,把你送进大学,盼着你学有所成,将来能有个好日子。结果呢?接到的是学校或者派出所打来的电话,告诉你孩子出事了。他们得放下手头的一切,风尘仆仆地赶来,处理这些烂摊子。医疗费、赔偿金、请律师 的费用……这些经济上的压力还是其次的,更让他们痛苦的是精神上的折磨。看到孩子受伤、或者得知孩子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学业被毁,那种心碎、自责、无奈,是旁人无法体会的。他们可能要低三下四地跟对方家长沟通,跟学校求情,跟警察解释。白发人操碎了心,甚至会因此一病不起。一次打架,毁掉的可能不只是学生个人,而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和安宁。那种 沉重的负担,会让一个家变得黯淡无光。
再往大了说,这种行为也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大学是学习和交流的地方,不是用来解决私人恩怨的擂台。打架事件频发,会让同学们缺乏安全感,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大家会变得更警惕,更冷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整个校园的风气都会受到影响。这难道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大学的样子吗?
说到底,大学生打架斗殴,很多时候真的就是为了那些最不值钱的东西——面子、意气之争、一点点摩擦。事后想想,值吗?为了那一口气,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本来有无数更好的解决方式,比如沟通、求助老师、寻求调解,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最原始、最暴力、后果最严重的那一种?这是冲动控制能力的缺失,是情商的低下,是对规则和法律的漠视,也是对自身未来的极度不负责任。
那些挥出去的拳头,那些踢出去的腿,看上去也许是逞了一时之快,可它们像一把把利刃,刺穿的不仅仅是对方的皮肉,更是自己本该光明灿烂的 人生前景、家人的 殷切期望,以及社会对你的 信任。等冷静下来,等处分来了,等传票到了,等看到父母流泪的脸,等发现曾经触手可及的机会就这样溜走了,那时候的后悔,恐怕比身上的伤口更疼,更刻骨铭心。可很多时候,后悔,已经晚了。
所以,真的希望每一个步入大学校门的年轻人,都能好好想想这些。那冲动劲儿上来的时候,能不能深吸一口气,退一步?校园不是丛林,解决问题靠的是脑子,是沟通,是规则,不是拳头。别让一时的荷尔蒙上头,葬送了自己和家人所有的努力和希望。这真的,太不值了。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