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一年级下册英语课本跟读
一年级下册英语课本跟读
0人回答
36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2 12:10:55
188****3100
2025-05-12 12:10:55

说实话,刚开始我觉得这事儿挺简单的。不就是听一句,跟着念一句嘛?谁不会啊。结果呢,掉坑里了。这一年级下册的东西,看着简单,真要孩子字正腔圆地学出来,那真是要了亲命。尤其是有些音,比如那个让人抓狂的"th",舌头到底放哪儿?轻点还是重点?孩子试了半天,要么是“资”,要么是“死”,跟那个磁带里头酥脆的“th”味儿完全不是一码事儿。气得我,哦不,是急得我,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拽出来给他演示一遍。

“来,再听!This is… 注意看老师嘴巴!” 我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一点。

小家伙儿揉揉眼睛,一脸委屈:“妈妈,我舌头疼。”

你看,跟读跟读,跟到舌头疼,容易吗?

但这活儿,偏偏又不能马虎。老师说了,跟读是基础的基础,耳朵要听进去,嘴巴要跟出来,才能建立那个英语的语感,才能记住单词,才能以后敢开口。尤其他们这一年级下册,都是最最基础的词汇和句子,什么 colours,animals,actions,看着一个个都认识,组合到一块儿,带上那个调调,带上那个味儿,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最怕的是,孩子开始敷衍。耳朵听着,嘴巴随便哼哼两句,或者压根儿没过脑子。我的火就噌地上来了。不行!得按暂停!得让他真听,真说!于是,跟读的过程,就成了场拉锯战。我得像个侦探一样,仔细听他念出来的每一个音节,是不是漏了尾音?那个爆破音有没有?那个长短元音分清楚了吗?一个词来回几十遍,一本课本就这么一点内容,硬是能磨上大半个小时。

有时候,我都怀疑人生。当年自己学英语,好像也没这么费劲啊?还是那时候的要求没这么高?或者,是因为我不是老师,没办法用那种专业的、不带个人情绪的方式去引导?我只是个下班回家,累得只想瘫在沙发上的妈妈,结果还得变身英语陪读兼跟读监督员。

但是,也有那么一瞬间,能让我觉得这一切都值了。比如,某天早上,他突然指着动画片里的一个颜色,脱口而出:“Look! Blue!” 或者,指着院子里跑来跑去的猫,大声说:“A cat!” 虽然这些词早就在课本里翻烂了,可在那个非强制、非跟读的场景下,他自然而然地用出来了,那一刻,就好像心头开了一朵小花。

你知道吗?跟读不仅仅是模仿声音。它背后藏着好多东西。藏着孩子耳朵的敏感度,藏着他们模仿的能力,藏着他们克服困难的小小毅力(虽然有时候得靠我推一把),更藏着我们家长,陪着他们一点点搭建英语楼房的耐心和汗水。

一年级下册英语课本,薄薄一本,内容不多,但承载的东西可太重了。每一课的跟读打卡,每一次蹩脚的模仿,每一次在我的指导下一点点接近标准的发音,都是在为以后铺路。我知道,不可能指望通过这一年就让孩子英语突飞猛进,这不现实。但至少,他现在知道英语是怎么回事儿了,知道要听,要模仿,嘴巴要动起来。

偶尔,我会换个策略。不那么死板地跟着音频一字一句来。比如,读课文里的小对话时,我会分角色,一个人一句,带着点表演的腔调。或者,课文里有小歌谣,那就站起来,一边唱一边跳两下。气氛一活跃,孩子兴致就来了,跟读的效果反而更好。你看,逼着他坐那儿像个小和尚念经似的一遍遍重复,有时候适得其反。得有点策略,像个游击队员。

那个英语课本的封面,颜色已经有点褪色了。里头的插图,孩子用铅笔描了又描。那些单词和句子,在我们耳朵里、嘴巴里,都已经重复了无数遍。我不知道他脑子里到底记住了多少,但至少,那个“听——模仿——再说”的回路,正在慢慢建立。

一年级下册英语课本跟读啊,真是场修行。修孩子的耐心,修我的脾气。但看着他一点点的进步,哪怕只是某个单词的发音突然标准了,或者某个句子念得流利了,心里还是会有小小的成就感。

明天的跟读任务又来了。不知道又会卡在哪句?是“I like red”里的“like”发音?还是“He can run”里的“run”?哎,不管了,到时候再说吧。反正,这耳朵,这嘴巴,还得继续跟着课本里的音频,一遍又一遍地,继续跟读下去。为了那个遥远又模糊的“流利说英语”的梦,也为了,陪他走过这段,充满奶味儿英语的,特别的时光。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