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首先,你得看官方的规则。那些《考生须知》、《考场规则》什么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你以为是摆设?那可是考研的“圣经”!你去翻翻,几乎所有正规的考试,特别是这种全国统考,关于禁止携带物品那一栏,排在非常靠前位置的,除了手机、各种电子设备,就是跟计时有关的东西。但它不会直接粗暴地说“禁止戴表”,它会说“禁止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禁止携带电子存储设备”、“禁止携带计算工具”等等。这措辞就很微妙了,它不是一刀切,它切的是功能!
你看啊,这功能一说开,事儿就来了。市面上的手表五花八门。最古老、最纯粹的,是那种发条拧一拧,齿轮咔咔转的机械表。它没电,不联网,不能计算,更别提发短信拍照了。这玩意儿,按理说,它不属于“电子设备”,也不具备啥“通信储存计算”功能。那么问题来了,这种 纯机械表,能不能戴?
再往后说,是电子表。注意,我说的是那种传统的电子表,屏幕上显示数字,按个按钮能看个日期、秒表,有的maybe有个闹钟功能,但那闹钟也响不了。这种表呢?它名字里带个“电子”,用电池,有电路板。它是不是就归到“电子设备”那一类了?很多地方的规则,或者说执行规则的监考老师,对这种表的态度就比较模糊了。严一点的,觉得沾了“电子”俩字儿就悬;松一点的,看你这表实在太朴实,没啥高级功能,可能就放过了。但你能赌吗?考试当天,你的心脏跳得跟鼓似的,门口安检一响,或者监考老师多看你手腕一眼,那种感觉……心都能提到嗓子眼儿。
然后是重点中的重点,也是最麻烦、最容易出事儿的—— 智能手表!Apple Watch啊,华为Watch啊,各种运动手环啊。这种,别说能不能戴,你连想都别想!它们简直是“禁止携带”条款的集大成者。能联网,能收发信息(比如微信消息、短信),能听歌,能拍照(有的带摄像头),能录音,甚至能装App, calculator功能更是不在话下。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你“快拿我作弊”吗?所以,智能手表,百分之二百是禁止携带的!你敢戴进去,轻则请你摘下,放外面;重则直接判定你违规,取消成绩。这种例子年年都有,真不是开玩笑的。辛辛苦苦准备一年,就因为一块表,功亏一篑,想想都冤死。
说白了,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平性,防止作弊。所有可能成为作弊工具的东西,都在被禁之列。而现代科技发展太快,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远远超出了看时间本身。
那为啥大家还是纠结着想戴表呢?因为时间管理在考研中太太太重要了!你得知道现在几点,这道题花了多少时间,还剩多少时间给后面的大题,什么时候涂答题卡。考场里理论上应该有钟,但相信我,考场时钟这东西,真的看运气。有的考场根本没有;有的有,挂得老高,看不清;有的有,但时间不准;有的甚至坏的!我考过几次试,就见过各种奇葩情况。指望考场时钟?那是把命运交给玄学啊。
所以,对考生来说,手腕上那块表,是把握节奏的生命线。没有它,心里真慌!那种想看时间又无处可看,只能干巴巴等着监考老师报时的煎熬,你经历过吗?几点发卷,几点收答题卡,几点结束,老师会说,但考试进行中,老师可不一定频繁报时。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到底能不能戴?我的个人经验和看过听过无数考研前辈血泪史后总结出来的建议是:
最保险、最不会惹麻烦的,是那种老式的、纯机械表或者功能极简单的、连秒表日期都没有的石英表(就是那种只有时针分针秒针,表面是刻度或数字,一看就特别朴实无华的)。这种表,你戴着,安检一般没问题,监考老师看了,也知道它除了计时没别的功能,通常不会为难你。这算是风险最低的选择。
那种带液晶屏的、能显示数字的电子表?有风险!看监考老师的心情和理解程度。为了保险起见,如果不是那种特别老旧,功能极其简陋的,最好别冒险。
至于 智能手表、运动手环——求你了,千万别戴!考试前一天晚上就把它收起来,放家里,锁抽屉里,眼不见为净。带去了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当然,最最理想的情况是考场有清晰准确的考场时钟。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所以,如果你的考场没有钟,或者钟不靠谱,一块安全系数高的手表,是必要的。
最后,别让这块小小的手表成为你考研路上不必要的风险和心理压力。选一块最最简单的,甚至提前问问往年的考生或者去考点学校的论坛看看有没有人分享经验。如果实在不确定你手头的表能不能过关,那就干脆考前去买一块最最普通的、几十块钱的纯机械表或老式石英表,考完就扔掉或送人。几百块钱的智能手表都买了,还差这几十块钱买个心安吗?
考研已经够难了,别在这些边边角角上栽跟头。把精力花在怎么多拿几分上,而不是怎么跟监考老师解释你的手表不是用来作弊的。祝你考场顺利,时间把握得稳稳当当!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