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台下坐着密密麻麻的学生,脸上写着各种表情:有的是被老师“赶”来的,一脸茫然;有的是来给同学加油的,窃窃私语;还有些,估计就是来“取取经”的,眼神里透着股子认真劲儿。台上呢,站着他们的同龄人,穿着可能不太合身的西装或者正装,拿着遥控笔,对着大屏幕上的PPT,侃侃而谈自己的未来。
那PPT做得叫一个花哨,或者说,叫一个“规范”。标准的模板、漂亮的图表、洋洋洒洒的目标设定、SWOT分析、职业通道设计……嗯,该有的都有。可看着看着,我心头总会掠过一丝异样的感觉。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看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演员很卖力,道具很到位,可就是觉得跟“真实”之间,隔着点什么。
特别是当那些评委老师开始提问的时候。那些问题可不含糊,直戳痛点: “你这个行业分析的数据来源可靠吗?”“你说要深耕某个领域,你现在具备哪些基础能力?”“如果你的规划路径遇到不可抗力,你的备选方案是什么?”“你对这个职业的真实工作状态了解多少?”
那一刻,台上的学生可能脸都白了。之前在PPT里搭好的漂亮框架,在这些尖锐的现实问题面前,显得有点摇摇欲坠。他们之前可能花了无数个夜晚,查资料、看报告、请教老师,才搭建起这个职业规划的模样,却可能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它是不是真的“立得住”,是不是真的跟自己的内心和现实世界接轨。
这比赛的价值,恰恰就在这里。它逼着你,在还没真正踏入社会之前,停下来,认真想想。想想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这在当下这个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太难得了。我们从小到大,好像一直在被推着走:上个好幼儿园,上个好小学,考个好初中,冲刺重点高中,再考个211、985……一路狂奔,谁告诉你中途要歇口气,问问自己到底要跑到哪儿去?
所以,当湖南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贴出来,或者在班级群里转发时,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知,它更像是一个信号,一个提醒:嘿,小子/丫头,别光顾着埋头赶路,抬抬头,看看远方,想想脚下的路是不是通往你想去的地方。
我认识几个曾经参加过比赛的学生。有个女孩,学设计的。准备比赛前,她对未来一片迷茫,觉得设计嘛,无非就是进公司或者自己接活。为了比赛,她开始去研究不同设计领域的细分方向,跑去采访已经工作几年的师兄师姐,甚至跑到一些设计工作室去实习。她发现,哎呀,原来设计领域有这么多不同的“活法”,有的偏商业,有的偏艺术,有的要跟客户打交道,有的可以关起门来死磕作品。这个过程,比她之前大学三年学的所有专业课加起来,可能都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行业和自己。虽然最后没拿到名次,但她说,那个准备比赛的过程,就像给自己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之前从未想过的风景。这就是比赛的魅力,它提供的那个探索的平台。
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有些学生,参加比赛可能更多是为了加分、为了荣誉、为了简历上好看一点。他们的规划书做得滴水不漏,逻辑严密,堪称完美范本。但你跟他们私下聊,会发现,他们对于规划里描绘的那个未来,并没有多少真实的热情或者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规划,更像是一份“最优解”的计算结果,而不是自我认知和兴趣驱动的产物。这样的规划,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往往更容易破灭。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职业规划,究竟是为了“规划”出一个完美的路径,还是为了那个“规划”的过程本身?我想,后者的价值可能更大。规划的过程,是逼迫你去收集信息,去分析自己,去模拟可能性。这个过程,就是一次系统的自我教育。比赛的名次固然重要,它能带来一些资源和肯定,但更宝贵的是,你有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开始了解自己,有没有去思考那些之前从未认真对待的问题。
而且,规划不是一劳永逸的。市场在变,行业在变,你也在变。今天的规划,到了明天可能就需要调整。这比赛,更像是一个启动器,让你具备了做规划的思维方式和工具,而不是给你一份“人生使用说明书”,照着做就万事大吉。那些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往往不是把未来描绘得最宏大、最完美的,而是那些对自己的认知最清晰、对所选行业了解最深入、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有充分准备、并且展现出强烈行动意愿的。他们明白,规划再好,行动才是硬道理。坐在那里想破天,不如迈开腿走一步。
回过头看湖南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大学生们对未来的焦虑和渴望。也照出了教育在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努力与不足。比赛提供了一个舞台,让那些勇敢面对未来的年轻人有机会展示自己,也让更多还在迷雾中摸索的同学看到,哦,原来可以这样去思考,这样去准备。
那些在台上的学生,他们的紧张、他们的汗水、他们的眼神,都是真实的。他们为了这场比赛付出的努力,为了那份可能还很稚嫩但充满希望的规划,都值得肯定。重要的不是最终的排名,而是他们有没有通过这个过程,变得更清楚一点,更坚定一点,更有方向一点。
希望这比赛能继续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不只是形式上的比拼,更能触及学生内心的深处,激发起他们对自我和未来真正的探索欲望。让更多的湖南学子,在走出象牙塔之前,不再是两眼一抹黑,而是带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地图和指南针,哪怕地图会旧,指南针偶尔失灵,但至少,他们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并且有勇气去迈出第一步。这,比什么都重要。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