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三个层次
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三个层次
0人回答
21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1 11:49:26
188****3100
2025-05-11 11:49:26

你看我现在敲键盘,想着这个该死的截稿日,耳朵里是窗外叽叽喳喳的鸟叫,肚子里有点饿了,这些统统都是我的意识意识这东西,窄得很,也很瞬息万变。它就像舞台上打着追光灯的那个小区域,光照到哪儿,你就知道哪儿,别的地方乌漆麻黑的,啥也瞧不见。我们大多数时候,都觉得自己活在意识里,做决定、想问题,都是有条有理,知道自己在干嘛的。可弗洛伊德耸耸肩,笑得有点坏,他说,孩子,你以为你知道的那些,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决定你走向哪儿的,是水面下那个巨大得吓人的部分。

他把水面下的部分,又细分了两块。挨着水面,稍微往下一点点,那儿的东西,你闭上眼,努力想一想,大部分也能捞上来,那叫做前意识。这个前意识像个大杂货铺,或者更像个临时仓库。比如你昨晚吃的啥?你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姓什么?你今天出门前有没有锁门?你现在不一定在想这些,但只要我一提,或者你心里一咯噔,就能把它从那个仓库里拎出来。它不像意识那样实时在线,但也随时待命,等着被你召唤。它是个挺重要的中转站,意识要用到的很多材料,都是从前意识里调取的。但它依然没触及核心,真正的深渊,那个无底洞,藏得最深、也最有力量的,是弗洛伊德眼里的第三个层次——潜意识

潜意识啊,这个词儿本身就带着点儿神秘色彩。它在冰山最底下,最庞大,也完全沉在水下,我们意识上根本够不着,看不见。弗洛伊德说,这儿塞满了太多东西了,那些我们不想面对的欲望,那些童年受到的创伤,那些被社会道德规范死死压下去的本能冲动,那些恐惧,那些记忆深处连自己都忘了的片段。它像个潘多拉的盒子,又像个黑洞,吞噬着一切被我们抛弃、压抑、否认的情感和想法。

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对某个人产生强烈的厌恶或者喜爱?为什么同一个梦会反复出现,内容荒诞离奇?为什么有时候会突然说漏嘴,说出一些连自己都吓一跳的话(就是所谓的Freudian slip)?为什么总是在某个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跌倒在同一个坑里?为什么面对某个场景会感到没来由的恐惧?弗洛伊德会告诉你,别傻了,那不是没来由,所有的“没来由”,所有的“奇怪”,几乎都能在你的潜意识里找到根源。它就像藏在你内心深处的一个巨大的、无意识的导演,默默地操纵着你的情绪波动,你的选择偏好,甚至你的人际关系模式。你以为自己理性决策着一切,其实很多时候,不过是潜意识洪流把你冲向了某个方向。

想想那些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行为吧。比如,有些人明明渴望亲密关系,却总是在关系即将深入时,下意识地破坏它,把对方推开。他们意识上痛苦万分,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这样,但可能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藏着对被抛弃的极端恐惧,或者童年时期形成的“我不值得被爱”的信念。这些潜意识里的声音太强大了,强大到能 override 掉意识层面的所有努力和愿望。

又比如梦境,弗洛伊德对梦境研究简直着迷。他说梦境是通往潜意识的“康庄大道”。白天意识警醒着,潜意识里的那些冲动、欲望、被压抑的情绪出不来。但晚上我们睡着了,意识放松了警惕,潜意识就开始活动了。它会把那些压抑的东西乔装打扮一番,通过梦境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的梦常常荒诞不经,充满了象征意义,因为那些原始的、不被允许的欲望不敢直接裸露,只能穿上各种奇怪的伪装。解梦,在弗洛伊德看来,就是在试图剥开这些伪装,看清潜意识里到底藏着什么。

还有那些强迫症,那些神经症,那些在我们看来毫无逻辑的行为。一个洗手洗到脱皮的人,意识上知道这样没必要,很痛苦,但TA停不下来。弗洛伊德可能会说,那不是意识的问题,那是潜意识里极度的焦虑恐惧,或者某种被压抑的攻击性,通过洗手这种象征性的行为来获得片刻的缓解。潜意识的力量就是这么诡谲,这么强大,它不讲逻辑,不讲道理,只遵循它自己的、原始的规则。

所以,弗洛伊德的这三个层次,不仅仅是把人的心理分成了几块,他简直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意识到的自己,认知到的世界,可能都只是假象,至少不是全貌。我们自以为理性、自主的决策,有多少其实是被那个巨大的、看不见的冰山主体在推动?那些我们无法解释的情绪爆发,那些总也改不掉的坏习惯,那些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渴望恐惧,它们才是真正塑造我们的力量。

理解这三个层次,尤其是潜意识的存在和影响,会让人觉得有点儿不安,有点儿失控。原来我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了解自己,甚至连自己都不一定完全能“掌控”自己。那个潜意识的深渊里,到底还藏着什么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怪物或者宝藏?这个念头本身就充满了探索诱惑恐惧

当然,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有很多人质疑,说他过于强调性本能压抑,说他的东西不科学,太形而上。但你不能否认,他提出的潜意识这个概念,以及它对我们行为的巨大影响,确实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们开始思考:人,真的只是我们意识层面上看到的那样吗?那些藏在水面下的,那个庞大的、沉默的潜意识,它是不是才是更真实的我们?或者说,至少是构成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那个不可或缺、也最神秘的部分?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真的能完全了解自己的潜意识,那会是怎样一种体验?会不会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一个充满欲望恐惧的原始人?会不会发现自己所有引以为傲的品质,其实都只是为了对抗潜意识里某个可怕的真相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但也充满了好奇

所以你看,弗洛伊德这位老爷子,他冰山的比喻,他关于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划分,远不止是心理学教科书里的几个名词那么简单。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隐秘,以及那些我们不愿承认、却又深刻影响着我们生命轨迹的无形力量。它提醒我们,别太相信意识告诉你的全部,因为在你最深的潜意识里,也许藏着你最真实的模样和最原始的驱动力。而如何去探索,去理解,甚至去整合这个水下的巨大冰山,也许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面对的挑战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