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物化政可以选医学吗
物化政可以选医学吗
0人回答
12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1 11:13:57
188****3100
2025-05-11 11:13:57

直说吧,按照现在大多数医学院校,尤其是那些有点名头、临床实力强的大学,他们的招生专业要求里,物化政这个组合,几乎可以说是跟传统意义上的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说了声“再见”。真的,挺残酷的,但这就是现状。你看看人家的要求,不是物化生捆绑,就是化生这对“亲兄弟”,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专业可能只要求化学或者生物,但那也得是跟生物医学相关的,你那物理政治... 在人家眼里,跟要招的这个医学苗子,关联度太低了。

为啥呢?想想看,学医,你得懂人体啊,从宏观到微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这不全是生物的范畴吗?人体复杂的化学反应、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生理电信号... 这得靠化学打底子。至于物理,影像学(CT、MRI)、生物力学什么的,确实需要点物理知识,但通常,医学院要求的物理程度,选了物理是肯定够了,关键是,它不是核心卡你脖子的那个科目。

那么,你这物化政,优势在哪儿?物理有了,化学也有了,但最最关键的生物呢?缺失了生物这一大块,学医学,尤其是在大学里啃那些又厚又重的专业书,你得从零开始补生物。高中那点基础知识的积累,真的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大学前期的学习速度和深度。人家物化生或者化生的同学,学到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高中生物课构建的基本框架,而你,可能还在努力搞清楚线粒体、内质网是干嘛的。这可不是一点点差距,这是地基不一样高。

而且,政治这门课,它教你的是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思想、国家政策等等,这些东西,对于培养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大局观的公民,甚至未来可能成为医疗行业的管理者来说,确实有用。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在医学本科最核心的、要培养你成为一个能看病、能做手术、能诊断的医生阶段,政治的知识点,说句大实话,用上的地方太少了。它不是让你入门医学的敲门砖,也基本不会出现在医学院校招生的硬性条件里。

当然,你可能会说,总有例外吧?比如一些医学相关的交叉学科?或者一些不是很热门的、对高考选科要求相对宽松的医学院校?理论上,极少数情况下,也许、可能存在某种录取政策的空隙,或者某些新兴的、偏向管理或技术而非纯临床的医学相关专业,对选科要求有所不同。但我得提醒你,这就像大海捞针,你得花大力气去查遍所有医学院校招生简章,一个字一个字地抠,看看有没有那么万分之一的可能。而且,就算有,它很可能不是你最想去的那个顶尖医学院,也不是你最向往的那个临床医学专业。

想想当初为啥会选物化政这个组合?是觉得这三个科目自己学得好?还是对这三个方向都有兴趣?又或者,是当时对未来的规划还不明晰,想留点“灵活度”?结果现在目标锁定在医学,突然发现当初的“灵活”变成了现在的“限制”,这感觉,挺让人无奈的吧。新高考改革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权,但同时也带来了选择的困惑和风险。一步棋走错,或者说,一步棋跟后来的想法不一致,就可能把路走窄了。

所以,物化政能不能选医学?从绝大多数情况来看,尤其对于热门的、临床类的医学专业,几乎是行不通的。这是现实,是摆在面前的一道很高的坎儿。如果你现在是高中生,还没尘埃落定,还在考虑选科,而心里对医学这颗种子已经萌芽,那么,赶紧去看看你想报考的那些医学院校,它们到底要求什么选科生物,几乎是绕不过去的。

如果已经物化政了,又非医学不可,怎么办?那得看看是不是能接受退而求其次,比如报考一些医学相关的、对生物要求没那么极致的非临床专业?或者,是不是愿意花巨大的力气,在进入大学后(如果真能被录取到医学相关专业的话),疯狂补习高中和大学基础阶段的生物知识?这需要的毅力,不是开玩笑的。

说到底,高考选科就像一场规划未来的小战役,每一步都很重要。物化政这个组合,它有它的逻辑和适合的方向(比如某些工科、交叉学科、或者未来想往管理/政策方向发展),但它和纯粹的、需要扎实生物基础的临床医学,确实是有点南辕北辙了。所以,别抱太大幻想,认清现实,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或者是不是需要调整目标了。有时候,换条路走,反而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前提是,得知道自己现在站哪儿,眼前这条路通向哪儿。物化政这条路,通往医学的门,现在看来,是几乎锁着的。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