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使课堂有趣英文
使课堂有趣英文
0人回答
14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1 11:05:33
188****3100
2025-05-11 11:05:33

我记性特好,到现在还能想起当年那些英文课,简直是场灾难。老师捧着本书,声音跟催眠曲似的,念啊念,单词表、课文、语法点。窗外飞过一只鸟,我都觉得比课堂里活泼。那时候,英语对我来说,就跟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一样,冰冷、无趣、必须忍受。根本想不到要用它去跟谁聊天,去看电影,去真正理解点什么。它就是考试科目,就是A、B、C、D四个选项。

那要怎么才能让这潭死水活起来呢?让它有趣?这可不是撒点儿糖就行的事。得从根儿上挖。

首先,那个讲台,那个PPT,能不能稍微变一下?永远是老师一个人在那儿独角戏,下面几十双眼睛,有的是真听,有的是神游,有的是快睡着了。这不行!课堂应该是场域,是互动,是能量流动的地方。

想想看,如果课堂里能有对话,不是那种你问我答的标准问句练习,而是真的交流。比如,给几个同学一个情境,让他们即兴演一段小剧。哪怕磕磕巴巴,有笑场,那都比死记硬背强一百倍。他们为了把意思说清楚,为了让对方明白,会绞尽脑汁去想词儿,去组织句子。这个过程,痛并快乐着,但绝对是真学习

还有,内容太重要了!别老盯着那些老掉牙的课文了。孩子们、年轻人,他们活在2024年,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点。电影、音乐、游戏、科技、社交媒体……这些才是他们眼里的。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东西搬进课堂?

我们可以讨论一部最近大热的美剧片段,分析人物对话,学学俚语表达;可以听一首英文歌,填填歌词,讲讲歌曲背后的故事,甚至讨论歌词里的意象;可以看看一段短视频,模仿里面的语调,学学人家是怎么地道表达惊讶、赞同或反对的。当学习内容跟他们的生活连接上了,那股抗拒感会瞬间瓦解大半。他们会觉得:“嘿,这东西有用!这东西!”

语法呢?枯燥的语法能不能变得不那么面目可憎?传统方法就是讲概念、画表格、做练习。天哪,想想就头皮发麻。其实,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它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服务的。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比如,不是直接讲过去完成时,而是通过一个侦探故事,让学生去分析时间线索,自然而然地理解哪个动作发生在哪个动作之前。或者通过对比两段不同时态的短文,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不同时态带来的意义差异。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而不是直接灌输规则。这个“发现”的过程,充满乐趣和成就感。

游戏化是另一个杀手锏。把课堂变成一个巨大的闯关游戏。学完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小关卡;完成一个任务,就能获得积分或虚拟奖励。小组竞争,互相帮助,错了也没关系,可以重来。这种轻松、低压力的环境,能极大地释放学生的学习焦虑。谁不喜欢玩游戏呢?把学习伪装成游戏,效果常常出人意料。词汇记忆?可以玩单词接龙、图文配对、在线Quizlet竞赛。听力练习?设计一个寻宝游戏,线索藏在一段段英文音频里。

别忘了讲故事。人类天生喜欢听故事。老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哪怕夹杂一点肢体表演,讲一个引人入胜的英文小故事。故事里可以埋下要学的词汇、句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而且故事的情节能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讲完故事,再引导他们复述、讨论、甚至续写,这不就是综合运用吗?

还有真实世界的连接。如果有可能,请个外国人来课堂做个简单的分享,哪怕只有十分钟,让学生感受一下真实语速、真实交流。组织一次英文角活动,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鼓励大家开口,哪怕磕磕巴巴也没关系。让学生用英语去点什么,比如一起完成一个英文的项目报告,一起策划一个英文主题的班级活动。当语言成为完成某个实际任务的工具时,它的意义感会瞬间提升。

当然,老师的角色至关重要。老师得是那个点燃火花的人,而不是熄灭火焰的。老师的态度、激情、创造力,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氛围。一个愿意尝试新方法、不害怕“失控”(其实是更真实的互动)、能跟学生平等交流、甚至愿意暴露自己偶尔也会犯错的老师,本身就是巨大的吸引力。别板着脸,别怕出糗,幽默感是最好的调味剂。

让课堂有趣,不是要变成游乐场,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它是在保持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用更符合人性的方式来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从害怕犯错变成敢于尝试,从觉得无聊透顶变成有所期待。当学生们的眼睛里重新有了,当他们开始因为学英语而感到兴奋,那时候,“有趣”就真的发生了。这是一场变革,需要老师、学生、甚至教育体系共同努力。但它太值得了,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们会不会爱上这门语言,会不会打开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别再让英文课成为学生时代的一段灰色记忆了。是时候给它加点儿颜色,加点儿温度了。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