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大学教学评估是干嘛的
大学教学评估是干嘛的
0人回答
7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0 11:56:47
188****3100
2025-05-10 11:56:47

结果呢?几年下来,感觉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像个大型行为艺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个不得不走的过场。它名义上说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是为了促进教师发展,让那些讲得好的老师得到认可,讲得烂的老师有所改进。理论上听起来完美,对吧?学生是消费者,是教育的直接体验者,他们的反馈最直接、最真实。

但现实是啥样?你点开那个评估系统,九成九是选择题。老师备课充分吗?是/否/不确定。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吗?是/否/不确定。能启发你的批判性思维吗?是/否/不确定。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个维度。最要命的是,很多同学根本就没认真听课!或者说,听是听了,但你让他来评估一个老师的学术水平或者教学法?他能凭什么?很多时候,学生打分,更多是看老师给分松不松,点名严不严,甚至老师的颜值或者幽默感。一个段子讲得好的老师,哪怕课讲得像白开水,分数可能也低不了。反过来,一个真正学问深厚、但不太会“营业”的老师,可能因为让学生“听不懂”或者“觉得枯燥”而得分不高。这公平吗?评估的科学性在哪里?

而且,那寥寥几个开放性评论框,你觉得有多少人会认真写?写了又真的有人看吗?我见过写“老师讲得很好,收获很大”的,也见过写“这老师贼啦好给分!”的,还有更绝的,直接复制粘贴一段万能模板,或者干脆就写个“无”。有时候看到某些课程评估结果里老师的平均分,高得离谱,清一色的“优秀”,你心里门儿清,这压根不是真实的教学效果反映,更像是学生随手一点,或者说,根本没想太多

那你说,学生为什么会随手一点,为什么会敷衍?一方面是评估系统太繁琐,课程多的时候点到手软;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我们不觉得这个评估真的能改变什么。你就算给某个老师打了最低分,写了一大堆罄竹难书的意见,下次上课,他该怎么讲还是怎么讲。你很少能看到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因为评估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是,可能有的老师会微调一下,但那种伤筋动骨的改革,评估报告真的有那么大的威力吗?我表示怀疑

对于老师来说呢?这玩意儿成了悬在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评估结果直接跟他们的职称评定绩效奖金挂钩。分数高了皆大欢喜,分数低了?轻则被领导谈话,重则影响职业发展。这巨大的压力之下,老师们怎么可能完全以教学本身为唯一目的?他们得想办法“讨好”学生,得在意那些表面功夫。比如,有些老师会在课上暗示大家“给个好评呗”,或者干脆把评估时间留出来让大家当面填,你当面能打低分吗?你下得去手吗?这就导致了评估结果的失真,它评估的不再是纯粹的教学水平,而变成了老师管理学生期望值维护师生关系能力(或者说是“演技”)。

所以你看,这大学教学评估,说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形式主义的舞台。它满足了教育管理部门需要一套数据、需要一个说法的需求。你看,我们有评估系统哦,我们重视教学哦,我们采纳学生意见哦。但这些漂亮的数据背后,是学生无感的随手操作,是老师被绑架的绩效压力,是真实教学问题被掩盖的太平景象

不是说评估完全没用。偶尔,那些极端差的老师,学生怨声载道的,评估结果会很难看,可能会引起学校的注意。但更多时候,它就像一张滤网,把那些刺耳的真实声音过滤掉了,留下了一堆看起来皆大欢喜的数字。

它更像是大学这台巨大机器运转中的一个小齿轮,确保整个流程看起来规范科学以学生为中心。但这个齿轮转起来的时候,发出的噪音,真正关心教学的人能听见吗?那些冰冷的数字,能传递出课堂上知识的火花,能衡量师生之间思想碰撞的深度吗?我觉得,远不能。

所以大学教学评估是干嘛的?表面上是质量监控,是反馈机制。骨子里嘛……它可能是官僚主义的体现,是数据至上的产物,是绩效考核的工具,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一次——别扭的演出。我们填它,因为它在那儿。老师看它,因为它影响饭碗。学校用它,因为它能交差。至于教学本身,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和改进,评估嘛……可能只是提供了那么一点点可能性,更多的,是无奈敷衍吧。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