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矿大徐海学院
矿大徐海学院
0人回答
14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8 11:34:02
188****3100
2025-05-08 11:34:02

第一次进校门,没啥特别的仪式感。一个不太新的大门,两边是些花坛,稀稀拉拉的。跟想象中那种名校的大气磅礴差着好几条街。但也没觉得失落,那时候心思都在别处,想着要开始的新生活,想着宿舍里会是什么样,室友都是些啥人。记忆里,阳光挺烈的,晒得人眯眼,空气里有股子泥土味儿和一点点不知道从哪儿飘来的煤烟味儿,毕竟挨着老矿区嘛。这就是我对徐海学院的第一印象,平平常常,不惊艳,但也不讨厌。

宿舍楼老得更有味道,红砖墙,爬山虎倒是挺茂盛的。六人间,上床下桌,挤是挤点儿,但真热闹。那帮子小子,天南海北来的,口音五花八门,头两天还有点生分,没几天就混熟了,半夜不睡觉打游戏,一块儿去水房洗漱,排队打热水。宿舍楼底下的水房,那叫一个江湖,各种声音交织,水汽氤氲,感觉啥秘密都能在那里被冲走或者被淹没。后来,那地方就成了我们几个兄弟半夜蹲着抽烟、胡侃、商量逃课计划的秘密基地。徐海学院的宿舍生活啊,现在想想,比啥都真实,有血有肉。

教学楼嘛,就显得正经多了。灰扑扑的,方方正正,跟全国大多数大学的教学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教室里黑板、讲台、桌椅,标配。但里头的人不一样。有的老师,讲课跟说书似的,能把枯燥的专业课讲得有声有色,你就不知不觉听进去了。也有的老师,照本宣科,催眠效果一流,课上到一半儿,底下已经倒了一片。那时候,我们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坐在靠窗的位置,听着老师的声音,眼睛却往外瞟,看操场上打球的,看路边走过的女生,看天上的云。那时候觉得,大学就该是这样,自由散漫里透着点儿不知天高地厚。

食堂,那可是个大熔炉。几个大食堂,一到饭点儿,人山人海,跟打仗似的。窗口前排长龙,手里挥舞着饭卡,眼睛死死盯着里面的菜。菜品?嗐,能吃饱就行。土豆炖鸡块、青椒肉丝、麻辣烫,来来回回就那几样。偶尔来个新菜,大家还挺稀奇。食堂的阿姨手抖是全国统一的,但有时候也挺好说话,多给点儿饭或者少收点儿钱,能让你高兴一整天。矿大徐海学院的食堂,养活了我们这帮子饿狼,也见证了无数次的拼桌、搭伙儿、八卦和吐槽。那味道,说不上多美味,但现在想起来,胃里还是会泛起一阵熟悉的暖意。

图书馆倒是挺安静的地儿,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坐得住。考试前那阵子,人满为患,一座难求。平时嘛,零零散散的。有真的在那儿啃书的,那眼神里透着一股子求知的渴望,让人敬佩。也有在那儿约会卿卿我我的,低声细语,眉来眼去。还有的就是纯粹找个地方坐着,玩手机、睡觉、发呆。我属于后面那种,偶尔翻翻杂志,更多时候是坐在那儿,看着窗外的风景,让脑子放空。徐海的图书馆,是各种状态切换的场所,是忙碌与清闲并存的角落。

那时候,总有人提起“矿大本部”咋样咋样,语气里带着羡慕或者不屑。徐海学院嘛,总感觉矮了一截,身份上有点尴尬。独立学院,学费贵,文凭上盖的章也跟本部不一样。这些现实问题,就像一根刺儿,有时候会扎一下。但时间长了,也就没那么在意了。日子是自己过的,跟在哪儿没啥太大关系。身边的同学,有玩命学习要考研的,有忙着社团活动混学生会的,有整天打游戏逃课的,也有早早开始实习赚钱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土地上摸索着、生长着。矿大徐海学院,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容器,把我们这帮人装了进来,然后看着我们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

我记得有一次,晚上在操场跑步,天已经全黑了,只有路灯孤零零地亮着。操场上稀稀拉拉几个人影,偶尔传来几声吆喝。风有点凉,吹在脸上挺舒服。那时候突然觉得,这地方也没啥不好。虽然名字有点绕,虽然硬件不算顶尖,虽然有时候心里会犯嘀咕,但它实实在在地承载了我大学里最重要的几年时光。那些迷茫、兴奋、挫败、快乐,那些通宵聊天、考试前的焦虑、拿到奖学金的激动、毕业时的伤感,都发生在这里。在矿大徐海学院的这片土地上,我从一个啥也不懂的毛头小子,慢慢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毕业后,很少回去。有时候在网上看到徐海学院的动态,会停下来看看。校园可能修得更好了,设施更完善了,但肯定不是我记忆里的那个样子了。那个有点旧旧的、有点土气的、充满了青春荷尔蒙和廉价啤酒味儿的矿大徐海学院,只存在于我的记忆里了。它不是啥声名赫赫的学府,不是一提起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但它是我的大学,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它有它的不完美,但它也有它无可替代的真实和温暖。

回过头看,那段日子,那种生活,那种在独立学院里摸爬滚打、自己找方向的感觉,其实挺锻炼人的。没有本部那么耀眼的光环,你得更努力地证明自己。没有那么多现成的资源,你得更主动地去争取。那些在矿大徐海学院的日子,让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如何在不那么理想的环境里找到自己的路。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徐海学院怎么样,我可能会笑笑说,那地方啊,挺来劲的,能让你活过来。它就像一坛老酒,初尝可能觉得不咋地,但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越让人回味无穷。那不是简单的回忆,那是真真实实、刻骨铭心的四年。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