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说实话,刚开始学那会儿,我也这么想过。看着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单词,一个个字母扭来扭去,像没骨头的蚯蚓。老师说“背下来,会写。” 我就乖乖地抄,一行行,一页页。抄完第一页,信心满满,觉得自己离掌握了又近一步。结果呢?第二天一考,傻眼!昨天刚抄了十遍的单词,搁在试卷上,脑子瞬间一片空白。字母顺序全打乱了,一会儿觉得是这个,一会儿又觉得是那个,写出来不是多一划就是少一撇,拼写错得离谱,那叫一个心塞。
所以啊,如果你的“制作”就是指那种机械地抄写,那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效率嘛,不能说完全没用,但绝对是事倍功半。它更像是一种物理劳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脑力加工。你手写得再溜,眼睛看着字形,脑子却可能在神游天外。这不叫制作,这叫复印,而且是劣质复印,信息容易丢失和失真。
那到底该“怎么写”呢?在我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后,我觉得这个“写”字,包含了太多层意思,远不止手底下那个动作。它首先得是个理解的过程。一个单词,它不仅仅是一串字母,它有声音啊!你得先知道它怎么读,对不对?听都听不准,怎么可能写对?很多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是有一定规律的,虽然各种例外多得让人头大,但掌握那些基本的发音规则(phonics)绝对是第一步。比如,知道“ea”组合常发长e的音,像“read”、“teach”,或者短e的音,像“head”、“bread”。当然了,“great”这种妖孽就得特别记了。但有了这个意识,你再看一个新词,会下意识地根据它的发音去猜测可能的拼写,这比盲猜可强多了。
然后是拆解和联想。遇到长单词,别害怕,盯着一整坨看容易晕。试试把它拆解开来。找找有没有你认识的词根、词缀?比如“unbelievable”,一眼看去长,但拆开是“un-” (否定前缀) + “believe” (相信) + “-able” (形容词后缀)。一下子就清晰了,对不对?就算没有明显的词根词缀,你也可以自己创造联想。谐音也好,视觉画面也好,甚至编个小故事。我以前记“argument”(争论)这个词,老是把“u”和“e”的顺序搞混,后来就强行联想:“争论的时候,你(u)先说,我(e)后说。”虽然有点无厘头,但奇怪的是,它就这么刻在了脑子里,再也没错过。这种个性化的联想,效果比死记硬背好太多。
最重要的,我觉得也是最被很多人忽略的,是在语境中写。单词是活的,它待在字典里是死的。你得把它拎出来,放进句子,放进段落,让它跟其他词发生关系。比如你学了“beautiful”,别光抄“beautiful, beautiful, beautiful”。试试写个句子:“She wore a beautiful dress.” 甚至更进一步,“The sunset was so beautiful it took my breath away.” 当你在写句子的过程中主动去调用这个词,去思考它应该放在哪里,前面用什么,后面跟什么,这个词就真正开始“长”在你的语言体系里了。而且,在写句子的过程中,你更容易发现自己对单词的理解或者拼写是不是有问题。写错了?太好了!这说明你的大脑在工作,它给你反馈了。赶紧查字典,看看正确的拼写,看看它的常用搭配,这次的犯错和改正会让你对这个词的印象深得不能再深。这种“痛”带来的记忆,往往最牢靠。
别指望一蹴而就。制作一个能在你脑子里随时调用、能准确写出来的单词,是个反复打磨的活儿。你今天记住了,写对了,不代表永远会。遗忘是人类的本能。所以,重复是必须的,但不是无脑的重复。试试间隔重复:今天学十个词,明天复习这十个,再学新的;后天再把前两天的拿出来看看。温故而知新,而且是时不时地、有意识地“打捞”那些快要沉底的单词。可以写在纸上,可以在电脑里敲,甚至走路的时候在脑子里默写,都是有效的练习方式。
对了,关于“写”的载体,也别太拘泥。用笔在纸上写,触感是独特的,有仪式感。但现在更多时候我们在电脑或手机上打字。打字其实也是一种“写”,它要求你对字母的顺序非常熟悉,甚至形成肌肉记忆。不过要注意,输入法的联想功能有时候会让你变得懒惰,不假思索地选第一个选项,这样反而不利于记忆。所以,可以试试关掉一些智能联想,或者逼自己盲打,强制大脑去提取正确的拼写。
再说说心态。学英语单词,特别是拼写,绝对是个磨炼耐心的过程。有些词就是刁钻古怪,不按常理出牌。你可能一个词写错八百遍,心底会涌起一股无名火,“这什么破玩意儿!”没关系,这是正常的。谁不是这么过来的?重要的是别放弃,犯错了就改,改了再写,写错了再改。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就像学走路,谁没摔过几个跟头?摔了爬起来,下次小心点,慢慢就稳了。
最后我想说,“制作”英语单词怎么写,其实就是理解它、拆解它、在语境中运用它、反复地巩固它,并在犯错中不断修正。它不是一个神奇的公式,而是一个包含听、读、思、写、练、改的综合性过程。它需要耐心,需要重复,更需要你把它融入到你的实际使用中去。当有一天,你想表达一个意思,脑子里自然而然地蹦出那个准确的单词,并且随手就能流畅地把它写出来,那时候,你才算是真正“制作”成功了一个单词,让它成为了你自己的工具。这种感觉,可比抄对一百遍要有成就感多了!加油吧,没啥秘诀,就是干,就是练,就是跟它死磕!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