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你想想看,哪件事儿没点可能性?你今天出门,有可能路上捡到钱,也可能被天上掉下来的花盆砸到脑袋。捡到钱是好事儿,砸脑袋就是灾了。风险关注的,多半是后面那种,伴随着损失的可能性。这损失可多种多样,钱没了,时间废了,机会溜了,甚至是你攒了一辈子的好名声,也可能因为一步臭棋瞬间瓦解。所以,损失,或者叫潜在的负面后果,是风险的另一条腿,缺了它站不稳。
还有个特征,它叫不确定性。跟可能性有点像,但更强调那种“说不准”的感觉。未来是个黑箱子,你往里头伸只手,摸到啥全凭运气。投资这事儿最典型,谁能拍着胸脯保证明天一定涨?跌的可能、横盘的可能、小涨小跌的可能……太多可能缠绕在一起,你压根儿看不清。就是这种不确定性,让风险像个雾里看花的姑娘,总藏着掖着,让你猜不透。越是不确定,心里越没底,风险的味道就越浓。
可有些事儿啊,它就不是这样。它板上钉钉,箭在弦上,发出去就只能奔那个靶子去,没第二个可能。太阳明天肯定从东边出来吧?地心引力肯定让你往下掉吧?这种必然性,它里头有风险吗?你掰着手指头,想破脑袋也没有啊!因为没有那个“也许”,没有不同的结果等着你。结果是唯一的,而且是确定的。风险那玩意儿,它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你不知道下一秒会怎样。它需要你站在一个岔路口,左边可能通向光明大道,右边可能通向万丈深渊,或者两条路都差不多烂,但你得选,而且不知道选了会怎样。这就是风险的魅力(或者说魔力)所在。
所以你看,风险的基本要素里,总有“不确定”、“可能损失”。它像个变数,让结果变得没那么肯定。可要是某个事儿,它的结果是百分百确定的,而且你知道这个结果是什么,那它就丧失了风险的核心属性。比如,你知道公司肯定要倒闭了,而且就是下个月的事儿,这难道还是“风险”吗?与其说是风险,不如说是“现实”或者“危机”,但它不再是那种关于“不确定未来”的风险了。风险需要未来有几种可能,而且你无法百分百预测是哪一种。
风险还常常伴随着一种感觉:你没法完全控制。无论你做什么准备,总有意外能钻进来。你计划得再周密,市场波动、政策变化、飞来横祸……这些都不是你一个凡人能说了算的。这种部分可控或不可控的感觉,也是风险如影随形的一部分。你努力降低风险,比如买保险,做备份,但这只是管理风险,不是消灭它。因为彻底的、绝对的控制权,风险通常不会给你。
那么,反过来看,“以下不属于风险的特点的选项是”里面,最不可能入选的,就是跟上面那些特征唱反调的东西。比如,结果的完全确定性。如果一个事情的结果是完全确定的,没有任何变数,你知道它会变成什么样,那它就根本不带风险的属性。风险活在不确定里,靠可能性和潜在损失为食。一个板上钉钉、毫无悬念的结果,跟风险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两码事。
再比如,只有正面结果。当然,有些风险管理理论会谈“机会”和“风险”,说不确定性既带来损失也带来收益。但日常生活里,我们谈论“风险”时,脑子里蹦出来的多半是坏事儿。你不会说“这次投资的风险是我会发大财”,你会说“这次投资的风险是我会赔个精光”。所以,如果一个事情只有好处等着你,完全没有一点点损失的可能,那与其叫它风险,不如叫它“机遇”或者“天上掉馅饼”。它缺乏风险里那个让人提心吊胆的负面属性。
但话说回来,最核心、最根本、跟风险完全绝缘的特点,还得是结果的必然性和确定性。风险是关于未来的不确定变数,以及这些变数可能带来的痛苦。而必然和确定,恰恰是变数的对立面。它们是定数,是已知的结局。那种感觉,就像你看一本你已经知道结局的书,无论过程多曲折,你知道谁是凶手,谁是英雄。心里踏实得很,一点风险都没有。
所以,如果有人问,风险有什么特点?我会说它有可能性,有不确定性,伴随着潜在的损失,而且往往不是你完全可控的。它就像生活本身,充满变数,让人既期待又害怕。但结果的完全确定性?这绝对不是风险的特征。风险畏惧确定,确定是它的克星。它只在模糊地带、在“可能”和“也许”里生根发芽。所以,别把板上钉钉的事儿跟风险搅在一起,那是对风险的误解,也是对确定性的亵渎。生活中的烦恼,很多时候就来源于那些我们无法确定的事情,那些悬而未决的“风险”。而一旦事情尘埃落定,无论好坏,那种风险的煎熬感也就随之消散了。
那些在深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琢磨着明天会发生什么的人,他们感受到的就是风险的不确定性。那些因为某个决定倾家荡产的人,他们承受的就是风险带来的损失。而那些对未来毫无担忧,因为一切都已安排妥当的人,他们或许就没有“风险”这个概念了。但这可能吗?我觉得,只要日子还在往前滚,只要你我还在呼吸,风险就无处不在,除了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定律或者历史事实,它们是必然的,不带一丝一毫风险的颜色。
总而言之,风险爱跟“可能”、“未知”、“损失”这些词儿打交道。它跟“一定”、“确定”、“只有好处”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所以,当你在选项里看到描绘“确定性结果”或者“无任何负面可能”的字眼时,基本可以断定,那玩意儿不属于风险的特点。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