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英语四级满分750
英语四级满分750
0人回答
17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7 11:20:34
188****3100
2025-05-07 11:20:34

第一次听说四级是刚进大学那会儿。学长学姐一脸凝重,说这玩意儿关系到毕业证,关系到奖学金,甚至关系到你未来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于是,750这个概念,不是作为“英语水平”的衡量,而更像是“人生竞技场”的准入券,带着一种压迫感,悄无声息地渗进每个人的毛细血管。

备考的日子,怎么说呢,五味杂陈。图书馆里永远坐满了人,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焦灼的味道。人手一本《四级词汇》,封面都翻烂了角。abandon, abolish, abrupt... 背到头晕眼花,第二天醒来,好像昨天背的都成了空气,飘走了。听力是老大难。mp3里永远是那些机械女声,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有时候听半天,就为了抓住那个关键的地名或者时间,感觉耳朵都要生烟了。那会儿哪有什么智能手机,就是复读机,磁带吱呀吱呀地转,听力原文看一百遍还是听不懂,太绝望了。

阅读理解,长篇累牍的文章,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眼睛疼。划啊,写啊,各种符号,试图从字里行间把答案出来。有时候觉得作者是不是故意的,同一个意思换一百种说法,就为了让你犯迷糊。作文更别提了,模板背了一箩筐,“As is vividly depicted in the drawing…” “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写出来的内容,说实话,味同嚼蜡,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就为了凑够字数,用几个所谓的“高级词汇”和“复杂句”,显得好像水平很高。谁管你内容说什么?能套模板,不出错,分数就稳了

说到分数,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成绩出来那天,感觉比高考放榜还紧张。宿舍里,有人查到分数后,的一声哭出来,不是因为高分,而是差几分没过线。有人欢呼雀跃,好像拿到了全世界。而像我这种,不上不下的,就感觉挺尴尬。更让人扎心的是,总有那么几个传说中的人物,轻轻松松就考了六百多,甚至奔着七百去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是天赋异禀?还是有什么独门秘籍?在那种氛围下,750,仿佛成了衡量一个人智商勤奋程度隐形标尺。考得高,你就是大神;考得低,你就是学渣,或者至少,不够努力

可我总是在想,满分750,真的代表了什么?考到750的人,就能流利地跟外国人交流吗?就能毫无障碍地阅读英文原著吗?就能自信满满地用英语写一封专业的邮件吗?我见过太多四级高分的人,见了外国朋友却张口结舌,发音一塌糊涂。他们能快速选出阅读题的正确选项,但你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文章大意,就卡壳了。他们能写出шаблон 化的作文,但让他们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英文日记,就抓耳挠腮

所以,那个750,它更多的是一种考试能力的体现,一种对应试技巧掌握程度的证明,而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它代表你能在规定时间里,根据标准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它代表你能理解那些为了考试而特意设置的听力对话,那些为了出题而精心挑选的阅读材料。它代表你能用那些固定的句式词汇,写出一篇符合阅卷人期待的作文。

为了这个目标,为了那个高分,我们牺牲了什么?牺牲了真正去感受一门语言的机会。牺牲了因为兴趣而学习的热情。牺牲了犯错,然后从错误中学习的勇气。我们变得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小心,用了个不地道的表达,就被扣分。我们变得功利,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那张证书,为了那个分数

我记得有个同学,他四级考了四百出头,将将过线。但他喜欢看美剧,喜欢玩英文游戏,喜欢在外国论坛上跟人瞎聊。他语法错误一大堆,发音也不标准,但他在用英语。他不害怕说,不害怕写。他的英语水平,虽然没有那个闪闪发光高分背书,但他在真实地使用这门语言,并且从中获得了乐趣。谁的英语更好?是那个高分低能的,还是这个分数不高但用得溜的?

当然,我不是说高分一无是处。它至少证明了你的努力,证明了你在某个游戏规则下玩得不错。它也确实可能给你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比如求职时简历上多一个亮眼的数字。但在我看来,把750看得太重,甚至将其视为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无疑是本末倒置

想想那些在国外生活的人,他们可能从未考过四级,但他们自然地听,自然地说,自然地读,自然地写。他们的语言能力,是在真实的生活浸泡出来的,有温度,有生命力。而我们的750,很多时候,感觉就像是被冷冰冰的机器评分出来的结果,精确,但缺乏灵魂

所以,下次再提到英语四级满分750时,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数字背后的东西。看到那些挑灯夜读身影,看到那些焦虑挣扎。更重要的是,看到它作为一个应试工具局限性。真正的英语学习,应该是一个持续的有趣的融入生活过程,而不是仅仅为了征服一个750里程碑。那个数字,它很重要,因为它影响了很多人,塑造了很多人的记忆经历。但它又没那么重要,如果它让你忘记了,学习一门语言最初的乐趣真正的目的

可能这就是那个时代,或者说,某种教育模式下的一个缩影吧。我们太善于标准化,太执着于quantifiable(可量化的)指标。750,就是一个极致的例子。它把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压缩成了一个冰冷的分数

我希望,未来的学习者们,能更自由一些,更勇敢一些。把四级当成一个小小的挑战,一个阶段性的检测就好,而不是全部。别让那个750绑架了你对英语的想象热情。去你想听的歌,去你想看的剧,去你感兴趣的书,去和人交流。那些,才是真正让你的英语活起来的东西。至于那750?随缘吧。或者说,就算拿到了,也别太当回事。它只是你漫长语言学习旅程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印记而已。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