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我刚开始接触英语那会儿,看到“S-O-U-P”这四个字母,脑子里冒出来的音儿可多了去了。有朋友念得跟“苏坡”似的,有念成“骚普”的,五花八门。自己心里也没底,对着字母表,总觉得“o-u”组合是不是该念个别的音?像“out”里的那个?或者“you”里的那个?想来想去,就乱套了。那时候可没现在这么方便,手机里装个App,一点就给你读出来。得翻厚厚的字典,找那个小小的音标符号,然后对着嘴型图琢磨,或者,更常见的,壮着胆子去问老师。
所以说,“汤”的英语怎么读,不光是个发音问题,它勾起了我对那时候学语言的记忆。那种对着一个看似普通、实际有点儿“怪”的单词发懵的感觉。Soup,这个词本身就很奇妙。在咱们这儿,“汤”可是个大概念,什么老火靓汤、鸡汤、鱼汤,都是下了功夫、熬出来的精华。是饭桌上的重头戏,是养生,是人情味儿。可在英语里,soup 的概念相对来说,有时候更简单,可以是一份开胃菜,可以是简简单单的蔬菜汤、番茄汤。当然也有浓汤(chowder, bisque),但那种文化分量,跟我们的“汤”还是不太一样。
这文化背景一掺和进来,你念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是不是也有点儿别的感觉?就好像念“饺子”给老外听,他们听到的是“dumpling”,一个有点泛泛的概念,可我们知道那是多少种馅儿、多少种包法、多少个团圆夜。Soup 也是这样。虽然说起来,它就是那个发音,但背后的东西,让这个词变得“有味道”。
那么,回到正题,这个词到底怎么读?别绕弯子了。它是 `/suːp/`。拆开来说,前面那个 `/s/` 的音,就是我们汉语音节“丝”的辅音部分,很干净利落。关键在中间那段 `/uː/`,这是一个长音,舌头放平,嘴唇往前撅,发一个长长的“乌”音,有点像中文的“苏”,但要长,要圆润。不是短促的“u”,差很多。想象一下,你吸溜一口热汤,发出那种满足的、拖长的声音,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有点那个意思,嘴型和气息是往那个方向走的。最后那个 `/p/` 音,是个辅音,很简单,就是双唇闭合再打开,轻轻吐出一口气,发出“噗”的声音,但这个音非常轻,不像中文里很多词尾的“p”那么重或者带元音。它更像是一个“收尾”,一个气流的断开。
连起来,就是 `/suːp/`。试着多念几遍。`/s/` - `/uː/` - `/p/`。`/suːp/`。感觉是不是出来了?是不是比你之前瞎猜的那些音要“对”得多?就像你看到一个熟悉的字,突然知道它的正确读音一样,那种“哦,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有时候想想,学语言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来。最开始看到字母,是第一层;知道怎么拼读,第二层;知道意思,第三层。再往深了,知道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它背后的文化内涵,甚至它能唤起人们怎样的情感联结,那就更深了。一个简单的词,soup,就能带你走到这一步。
所以,别小看任何一个单词。也别怕读错。读错了,纠正就好。重要的不是一次到位,而是敢于开口,然后琢磨那个味儿,那个属于这个词、属于这门语言、甚至属于使用这门语言的人们的独特“味儿”。就像一碗汤,看起来清清淡淡,喝下去才知其中滋味。英语的汤,念对了发音只是第一步,尝到它背后的味道,才算真正理解了它。嗯,就这么回事儿。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