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credit用法及固定搭配
credit用法及固定搭配
0人回答
13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5 11:28:30
188****3100
2025-05-05 11:28:30

最普遍、最让人头疼的,当然是钱上的事儿。那个credit score,信用分数,简直能决定你在现代社会能呼吸多大一口气。申请房贷?看它。买车?还是看它。就连租个像样的公寓,人家可能都要查你的credit rating。这玩意儿,养起来费劲,毁起来那叫一个快。一次逾期,一次冲动消费没管住手,嘿,你的分数立刻给你脸色看。银行给你批个line of credit,信用额度,那感觉就像是暂时借给你件金缕衣穿,穿的时候神气,但脱下来或者穿破了,代价可大了。有人就喜欢那种buy on credit,先拿来用,以后再说的潇洒,但多数时候,潇洒的背后都是隐隐的压力。我就认识这么一个人,卡刷得飞起,觉得是享受,结果呢,利息滚起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那点儿credit,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别提什么credit card了,在我看来,有时候它就是个甜蜜的陷阱,方便是真方便,可一不小心,你就成了它的奴隶。

但这词儿,它不只盘旋在金融的上空。你往学校里看,那不有“学分”嘛,也是credit。上课、考试,吭哧吭哧地就是为了earn credit,攒够了,才能毕业。有时候想换个学校,还得看看人家认不认你之前修的课,能不能给你transfer credit。那感觉,就像是你在一个地方挖的矿,得看另一个地方的交易所收不收。这“学分”的credit,听着没钱那么赤裸,可它一样是衡量你付出和所得的标尺,少了,你拿不到那张纸,进不了下一道门。

再往更虚、更难捉摸的地方走,“信誉”,人的credit。这可不是银行能查的。一个人有没有credit,值不值得信赖,靠的是长年累月的行为、承诺、以及兑现。说出口的话有没有分量,办的事儿靠不靠谱。你看那些老字号,讲究的就是个credit,童叟无欺,百年招牌立在那儿,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credit,是用时间和良心一点点熬出来的,比金子还贵重。

更有人情味儿的用法,是“赞扬”或者“归功”。你做了一件漂亮事儿,大家把功劳记在你头上,那就是你get credit for your work。有时候,领导或者合作者,哪怕心里不太乐意,碍于事实,也得give you credit for your contribution,承认你确实有那么一脚。最讨厌的是什么?是那些什么都没干,或者只动了动嘴皮子,却拼命想take credit for别人的成果的人。那种嘴脸,想想都让人牙痒。反过来,一个人做得特别出色,让他的团队、他的学校、甚至他的家庭都脸上放光,那他就是do credit to them,为他们增光添彩。有时候,评价一个人,你会说“to his credit”,值得赞扬的是,他虽然起点不高,但他特别努力。这“to his credit”后面跟的,往往是他身上那些闪光点,是他赢得尊重的理由。

还有一个,虽然用的语境有限,但挺有趣——“鸣谢”。电影片尾哗啦啦滚动的名单,movie credits,也是credit。台前幕后的,作曲的、剪辑的、道具的、送盒饭的(开玩笑),所有付出过劳动的人,都在那里被“署名”、“认可”。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是对他们这份credit的记录。虽然观众很少看完,但你知道,那个名字在那里,就代表着一份参与、一份付出,一份不容抹杀的存在。

你看,同一个词,credit,它在不同的语境里跳跃,从冰冷的数字到人性的光辉,从必须完成的任务到对他人的肯定。它可以是枷锁(债务),可以是敲门砖(学分),可以是立身之本(信誉),也可以是对过去的认可(功劳)。

有时候想想,维护自己的credit,无论是财务上的,还是名誉上的,或者仅仅是赢得别人的信任,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稍有不慎,就会有污点。而重建一份失去的credit?那简直是难于上青天。所以啊,对待这玩意儿,得小心翼翼,得知道它在你生活里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别被它牵着鼻子走,也别轻易挥霍掉自己积累下来的那点儿credit。尤其在人际交往里,赢得别人的credit,比什么都重要。那是一种无形资产,有时候能帮你度过难关,有时候仅仅是让你活得更舒心自在。

对了,还有个口语里偶尔听到的说法,beyond credit,表示好得令人难以置信,难以置信地出色。比如,“他的表现简直beyond credit!”那真是极高的评价了,比“非常好”或者“太棒了”更有力量,因为它包含了一种超出预期的震撼感——这人的能力或表现,已经突破了“值得信赖”的普通层面,到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地步。

总而言之,credit,这个词小小的,但它承载的含义,却像个巨大的漩涡,把金钱、学业、名声、付出、认可,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全都卷了进去。理解它的不同面孔,了解它的那些固定搭配,不只是学语言,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以及我们如何在其中立足。不是吗?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