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你知道吗,招聘广告里的英语,它可不仅仅是把中文职位描述翻译一遍的事儿。那玩意儿是门面,是第一印象,尤其对于那些要求英语能力的岗位,或者想吸引全球人才的公司来说。你的广告写成啥样,直接决定了来投的人是啥水平,是啥态度。
想想看,你想要一个沟通能力强的国际业务经理,结果你的招聘广告里写着“Seeking highly motivated individual with good English skills, able to operate independent.” 我的天,“operate independent”?这语法错误得多明显?看到这,我心里就嘀咕了,是这公司真不注重细节,还是写这广告的人自己英文就不过关?那我还指望跟未来的同事用流利的英文交流吗?这种小瑕疵,看似不起眼,实则杀伤力巨大,直接拉低了整个公司的专业度形象。
还有那些喜欢堆砌高级词汇的。什么“synergize cross-functional teams,” “drive paradigm shifts,” “leverage core competencies”… 听着是挺高大上,但说白了是啥意思?非得让人去查词典才能明白吗?写给候选人看的,不是写给华尔街分析师的。要的是清晰、简洁、有吸引力。把一个本来挺 straightforward 的岗位描述得跟要拯救世界一样,结果进去发现不过是个处理表格、发邮件的活儿。这不是浪费彼此时间吗?更别说那些明明岗位不咋要求英语,非得写个全英文广告的,还写得磕磕巴巴,句式生硬,一股浓浓的机翻味儿。这图啥?显得国际化?结果适得其反,让人觉得浮夸而不真实。
真正好的英语招聘广告,它是有灵魂的。它能让你读完后,对这家公司产生好奇,对这个岗位心生向往。它会用精准的语言描述工作内容和职责,让你立刻明白自己要干啥。比如,不是简单一句“Responsible for marketing activities”,而是具体点,“Develop and execute digital marketing campaigns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alyze performance metrics, and optimize strategies to increase brand engagement.” 这不就清楚多了?你知道具体会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技能。
还有对候选人的要求。笼统地说“Strong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太空洞了。什么样的“strong”?能流利地跟外国客户开电话会议?能写出无懈可击的商务邮件?还是能看懂英文技术文档?具体化太重要了。写成“Fluent in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capable of conducting complex business negotiations and drafting professional reports” 就比含糊其辞强一万倍。这不仅仅是告诉候选人你需要什么,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筛选。那些觉得自己达不到这个具体要求的,可能就不会投了,省去了双方的麻烦。
我见过一些招聘广告,它们会用更人性化的语言。比如,介绍团队氛围,用词不是僵硬的“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而是“You'll be joining a dynamic team where ideas are encouraged, and we believe in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We grab coffee together, occasionally debate the best takeout spot, but we always deliver top-notch work.” 这种带有画面感的描述,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让你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冰冷的机构,而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在工作。
当然,我也理解有时候写招聘广告的人可能并不是专业的HR,可能是部门里随便找了个人,或者直接套模板。但问题是,模板这东西,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就是灾难。很多通用模板里的英文表达,过于正式,或者跟公司的实际情况不符。你需要根据具体的岗位、具体的公司文化来量身定制。就像穿衣服,再好看的均码,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而且,很多公司在英语招聘广告里,对于薪资福利这块儿总是特别模糊。写个“Competitive salary”就完了。竞争力的标准是什么?是行业平均水平?是顶尖水平?对于一个正在看机会的人来说,薪资是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啊。当然,我不奢望所有公司都直接把数字写出来,但至少可以给个范围,或者说明是根据经验面议。这种信息的不透明,有时候也会让人打退堂鼓。觉得公司是不是对自己没信心,或者想压价。
所以,你看,一个招聘广告里的英语,它承载的信息量远不止表面那些文字。它反映了公司的专业度,沟通能力,甚至诚信。那些敷衍了事、错误百出的广告,就像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去相亲,还没开口,印象分就没了大半。而那些字斟句酌、表达清晰、有感染力的广告,即便岗位本身不是最热门的,也能吸引到那些真正看重企业文化和专业精神的优秀人才。
我的建议是,写英文招聘广告,一定要当回事儿。如果自己英文没那么好,就找个native speaker或者英文非常流利的人帮忙审校一下。别怕花钱,这钱花得太值了。一个优秀的招聘广告,能帮你找到对的人,而找错人的成本,那可不是一点半点。而且,记住,你的语言风格,要和你要找的人的风格匹配。如果你要找的是创意人才,广告写得死板得跟政府公文似的,那肯定吸引不到你想要的人。
总而言之,招聘广告里的英语,是门艺术,也是门技术。它需要你精准地传递信息,同时还要散发出公司的魅力。别再用那些陈词滥调和错误百出的句子了。花点心思,把它写得漂亮点,真实点,吸引人点。这不仅是对潜在候选人的尊重,更是对公司未来负责的表现。毕竟,人才,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嘛。而这财富,往往就是从一篇小小的招聘广告开始连接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