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我有一个好朋友的英文
我有一个好朋友的英文
0人回答
5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3 11:13:57
188****3100
2025-05-03 11:13:57

说起来,我跟 艾米丽 认识,完全是阴差阳错。那时候我在一个挺没劲儿的培训班学英语,那种氛围啊,跟集体催眠差不多,老师在上面讲得口沫横飞,我们在下面眼神涣散,跟嚼蜡似的。大多数同学都带着一种“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拿个证”的眼神,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但我一眼就注意到了她,因为她在笔记本上画画。不是那种随便涂鸦,是特别认真地,一边听老师讲介词搭配,一边在笔记的空白处勾勒一个带着翅膀的小人。挺怪的,但一下子就把我从昏昏欲睡的状态里拽出来了。

下课的时候,我鬼使神差地凑过去,结结巴巴地问:“你的画……真有意思。”她抬起头,冲我笑了一下,眼睛里闪烁着那种我很少在同龄人身上看到的光,不世故,也不麻木。她的英文名字就叫 艾米丽。她说她的中文不太好,让我跟她说英文。那时候我的英文烂到家,能说出完整的句子都费劲,但不知道为什么,跟她对话,心里的那层障碍好像瞬间被冲垮了一半。也许是她身上那种毫不设防、纯粹的劲儿感染了我。

艾米丽 是个加拿大人,来中国没多久,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学的专业跟中文一点关系都没有,来这里纯粹是出于一种年轻人的冲动和对东方的模糊向往。她住在一个老旧小区里,楼下就是菜市场,每天早上都能听到大妈们扯着嗓子讨价还价。她觉得这特别有意思,比那些所谓的“文化体验”来得真实多了。她经常跟我讲她在菜市场里闹的笑话,比如分不清芹菜和香菜,比如把茄子叫成“紫色的香蕉”,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

艾米丽 相处,我的英文突飞猛进。不是说她多会教,而是那种浸入式的体验,那种想要理解她、想要跟她分享我的世界的心情,比任何教材都管用。我们经常约在各种地方见面。有时候是学校附近的小咖啡馆,她喜欢那种有独立烘焙师的小店,觉得豆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有时候是城市里的公园,她惊讶于中国大爷大妈们的活力,跟着他们学打太极,虽然动作别扭得像企鹅。有时候,就是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看形形色色的人,听南腔北调的口音,感受这座城市像潮水一样涌动的生命力。

她英文里有很多我以前闻所未闻的表达,不是书本上的那种标准用语,而是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俚语、习惯表达信手拈来。她说话语速不快,但用词很形象。比如形容一个人很可靠,她说他们会用“solid as a rock”(像石头一样坚固)。形容一件事很简单,她说“it’s 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这些表达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新鲜有趣,后来慢慢就融进了我的语言体系。更重要的是,她让我明白,语言不仅仅是语法和词汇,它承载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甚至幽默感。

我们聊过很多事,从彼此的童年经历到对未来的迷茫,从喜欢看的电影到觉得最难吃的中国菜(她觉得皮蛋像“恶魔的蛋”)。她对中国的很多现象感到困惑,比如为什么人们走路总是看手机,比如共享单车泛滥成灾但秩序混乱。她也会跟我分享她在加拿大生活的故事,冰球、枫糖浆、漫长的冬季,还有她那些天马行空的朋友们。通过她,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也开始用一种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熟悉的生活。

艾米丽 对语言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热爱。她学中文也是一样,发音一开始很“洋腔”,但她不怕出错,敢说。她喜欢那种偏正式的表达,觉得特别有意思,比如会突然冒出一句“岂有此理!”或者“深以为然”,听得我忍俊不禁。她常说,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的宇宙,学习它就像是拿到了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这种对语言纯粹的热情,让我觉得自己以前学英语的目的太功利了,只是为了考试、为了工作,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美妙和力量。

她教会我的远不止英文。她身上那种独立、真诚、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善意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她不害怕孤独,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精彩。她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却非常执着。她对人没有预设立场,总是愿意去理解和倾听。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open-minded”(心胸开阔)。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点小事情绪特别低落,觉得前途渺茫,整个人都陷在负面情绪里。我用蹩脚的英文跟她描述我的困境,说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迷失在浓雾里的船,找不到方向。她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轻轻地说:“Hey, it’s okay to be lost sometimes. Maybe the fog is just a different kind of path. Just keep rowing, slowly. And remember, I’m here.”(嘿,有时候迷失也没关系。也许浓雾本身就是一条不同的路。慢慢地划桨就好。记住,我在这里。)她的话像一束光穿透了我的迷雾,没有那种廉价的鸡汤味儿,就是一种真实、温暖的陪伴。那种感觉,真的,千金难买。

艾米丽 在中国待了两年,然后决定回国继续她的学业。分开的时候,我们都没有煽情,只是互相给了个大大的拥抱,说了句“See you around”(回头见)。我知道,也许“see you around”只是个客气的说法,我们的人生轨迹可能会从此 diverging(分道扬镳)。但她留给我的东西,却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现在我们依然保持联系,虽然没有以前那么频繁。时差是个麻烦的东西,但我们都会抽时间视频通话,聊聊最近的生活,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她的英文依然带着她独特的腔调和活力,而我的英文,因为她,变得更加自如、更有自信。

回想起这段友谊,我总觉得特别 幸运。在一个最意想不到的时刻,遇到了一个最意想不到的人,她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说着一种我努力学习的语言,却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她不仅仅是我的“好朋友”,她更是我的 引路人,我的 灵感源泉。我的英文,因为有了 艾米丽 这个人,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考试的分数,它变得有温度、有色彩、有故事。它连接着我和她,连接着两个不同的世界,连接着一段让我此生 难忘 的友谊。所以,当我说“我有一个好朋友的英文”时,我说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能力,我说的,是那个叫 艾米丽 的女孩,和我们一起用英文书写的,那段闪闪发光的岁月。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