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手里接过一个沉甸甸的餐盘(Plate),一种莫名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该从哪里开始?这是每个踏入自助餐厅的人都会面临的哲学问题。是直冲最贵的海鲜还是先从沙拉垫垫肚子?策略,战术,这不像吃饭,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狩猎。
我通常会先去看看那些不太热门但看着顺眼的菜。比如,角落里的烤蔬菜或者炖得软烂的汤。当然,重头戏总是在后面。走到热菜区(Hot bar),蒸汽腾腾,香气扑鼻。有炸鸡(Fried chicken),金黄酥脆;有意面(Pasta),裹着浓稠的酱汁;还有各种炒饭(Fried rice)和面条(Noodles)。这里的很多菜名,如果你在国外,或者去一些国际化的自助餐厅,都是用英文标示的。比如那个冒着泡的炖牛肉,可能就写着Beef Stew;旁边的烤鱼片,也许是Baked Fish Fillet。有时候看到一个新奇的菜,名字又是一长串英文,得眯着眼睛仔细辨认,甚至得猜。比如有次看到一个词,Gratin,完全不知道是啥,拿了一点,原来是奶酪焗的东西,味道还不错。这种小小的“词汇挑战”,算是吃自助餐时的额外趣味吧。
自助餐厅里最吸引人的区域之一绝对是烤肉区或者叫切肉台(Carving station)。通常会有厨师站在那里,负责切片。可能是烤牛肉(Roast beef),可能是烤火鸡(Roast turkey)。你走过去,指指点点,说你想要哪一块,厚一点还是薄一点。这时候如果能用简单的英文交流会方便很多,比如 "A slice of roast beef, please. Medium rare if possible." 或者 "Could I have a thicker slice?" 当然,肢体语言加上“This one, please, a little more”通常也能搞定,但总觉得少了点范儿。
然后是甜点区(Dessert station),这简直是另一个世界。小巧精致的蛋糕(Cakes),色彩斑斓的慕斯(Mousse),各种口味的冰淇淋(Ice cream),旁边可能还有巧克力喷泉(Chocolate fountain)。虽然肚子已经很撑了,但看到这些,总觉得还能再吃一点点。这时候,连平时不怎么爱吃甜的人,都会忍不住拿上几个迷你蛋挞(Egg tart)或者一小碗布丁(Pudding)。
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地拿起餐盘,走到不同的餐台(Serving station),用夹子(Tongs)或勺子(Serving spoon)把食物夹到盘子里,找个座位(Table)坐下,吃,然后起身,重复。这个循环,就是自助餐的精髓,也是它的陷阱。总觉得没吃够本,总觉得还有好东西没尝到。
说到英文,自助餐厅里的一些基本术语真的很有用。比如,你需要问服务员要饮料(Drinks)或者餐巾纸(Napkins),用简单的英文表达需求会顺畅很多。想问洗手间在哪?"Where is the restroom/washroom?" 想买单?"Could I have the bill/check, please?" 虽然这些不是自助餐独有的词汇,但在这样的环境里,需要用到它们的频率可能更高。
还有一种说法是All-you-can-eat,简称AYCE。这个词组更直接,就是“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它比Buffet更强调“量”的概念。很多时候,Buffet可能指的是那种种类繁多、环境比较好的;而AYCE则更侧重于不限量供应,有时候可能环境没那么高级,但食物种类依然可观,尤其是一些主题餐厅,比如日式烤肉或者火锅,常用AYCE来吸引顾客。
然而,自助餐厅文化里也有让人诟病的地方。最常见的就是浪费(Waste)。很多人抱着“吃回本”的心态,拿了很多自己吃不完的食物,最后留在盘子里。在很多国家的自助餐厅,如果浪费严重,是可能会被额外收费的。这在英文里可能会写成类似"Please take only what you can eat. Excessive waste may be charged." 这样的提示。看着那些被遗弃在桌上的,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剩饭剩菜,心里总会有点不是滋味。这大概是享受自助餐的“副作用”吧。
从进门时的期待,到穿梭于各个餐台时的兴奋和纠结,再到酒足饭饱后的满足和一丝丝罪恶感,自助餐的体验是复杂而多层次的。它不仅仅是关于吃,更是关于选择、策略、甚至一点点挑战。而那些英文词汇,就像散落在旅途中的路标,指引着你在这个充满诱惑的食物迷宫里前行。下次再走进一家自助餐厅,不妨留意一下那些英文标识,也许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比如Refill,无限续杯的意思;比如Leftovers,剩菜,在自助餐里通常是不允许打包带走的;比如Table number,记住你的桌号,点饮料或结账时可能会被问到。这些词汇,简单却实用,让你的自助餐体验更加顺畅,也算是吃喝之外的一点小收获。
最终,当你扶着墙走出餐厅,脑子里回响的不仅仅是胃的饱胀感,可能还有那些在各种食物旁闪现的英文词组。它们不再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和香气、味道、喧闹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体验。这种结合,挺奇妙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