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老城区逼仄的出租房里,弥漫着浓浓的药膳味。王梅正一丝不苟地将砂锅里的汤汁盛出来,小心翼翼地端到书桌前。她的儿子李明正埋头苦读,书桌上堆满了高三的复习资料,空气中仿佛都凝固着紧张的气氛。
王梅原本在一家服装厂做流水线工人,收入微薄,生活拮据。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李明,两年前,她毅然辞掉了工作,做起了全职陪读妈妈。最初的设想很简单,保证儿子的饮食起居,让他心无旁骛地备战高考。然而,随着高考的临近,王梅的心里也悄悄滋生出另一种渴望——一份来自外界的奖励。
这种渴望并非空穴来风。她在社区的公告栏里,看到了一份由一家民营企业赞助的“高考奖励”计划。计划规定,凡是今年参加高考,且成绩达到一本线的考生,其家庭可获得一笔数额不菲的奖励金。对于王梅来说,这笔钱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可以大大改善她和李明的生活状况。
于是,王梅开始更加卖力地付出。她不仅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还想方设法地为李明补充营养。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变着花样地给他做营养早餐。中午,她会准时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学校门口,确保李明能吃到可口的午餐。晚上,她会陪着李明一起复习功课,即使自己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概念,也会默默地在一旁陪伴,给他加油鼓劲。
王梅的心里很清楚,要拿到这笔奖励金,李明必须考上一本。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仿佛这不仅仅是李明的高考,也是她自己的一场战役。
随着高考的临近,王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她开始变得焦虑不安,经常失眠。她总是担心李明的成绩不够好,担心他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担心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一次,李明因为一道难题卡住了,烦躁地扔下了笔。王梅见状,心疼地走过去,柔声安慰道:“明啊,别着急,慢慢来,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
李明抬起头,看着妈妈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充满了愧疚。他知道,妈妈为了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握住妈妈的手,坚定地说:“妈,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不会让你失望的。”
高考的那两天,王梅比李明还要紧张。她整天守在考场外面,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结束的铃声。当李明走出考场的那一刻,王梅连忙迎上去,关切地询问他的情况。
“怎么样,考得还顺利吗?”王梅紧张地问道。
李明笑着点了点头,说:“还行,感觉发挥得不错。”
听到李明这样说,王梅的心里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些。她知道,高考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她相信,只要李明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她都会接受。
等待成绩的日子是漫长的。王梅每天都会无数次地刷新高考成绩查询网站,渴望能第一时间知道李明的成绩。
终于,高考成绩公布了。王梅颤抖着手,输入了李明的准考证号和密码。当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成绩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李明的成绩超过了一本线,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拿到那笔奖励金了!
王梅紧紧地抱住李明,激动地说:“明啊,你真是太棒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拿到奖励金后,王梅并没有急着花掉。她拿出其中的一部分,给李明买了一台新的电脑,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剩下的钱,她则存了起来,准备将来给李明上大学用。
这笔奖励金,对于王梅来说,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它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它也让她更加明白了,陪读妈妈的意义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高考结束了,李明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王梅知道,她不能永远陪在儿子的身边。但是,她相信,只要李明心中有梦想,有目标,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她,也会永远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鼓励他,为他加油鼓劲。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