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深夜,台灯的光晕晕染着书桌一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那是为了对抗论文deadline的疲惫。握着笔,纸张的触感传来一丝慰藉,我决定给远方的父母写一封短短的家书。
爸妈,
一切安好。
学校的课程很紧,专业难度也超出预期,但我在努力适应。室友们都很好,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学习,偶尔也出去放松一下。
生活费够用,不用担心。最近天气转凉,你们也要注意保暖,别舍不得给自己添置衣物。
上次说的那个兼职我已经开始做了,虽然有点辛苦,但能学到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我不想给你们增加负担。
中秋节快到了,学校可能不放假。等放寒假我一定回家,给你们带好吃的。
勿念。
爱你们的,
儿子/女儿
(日期)
这封短短的家书,浓缩了我近期的生活片段。或许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一封手写的信件显得有些笨拙,但它承载的温度,是冰冷的电子屏幕无法传递的。
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远离了父母的庇护,我开始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学习的压力,社交的困惑,未来的迷茫,都曾让我感到无所适从。然而,我知道,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父母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记得刚入学的时候,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课程,都让我感到兴奋不已。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融入新的集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大学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繁重的课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都让我感到焦虑和迷茫。
尤其是专业的选择,曾经让我一度陷入困境。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父母觉得它前景好。但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一度想要转专业。然而,转专业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段时间,我经常失眠,情绪也变得很低落。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大学的学习。我甚至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觉得自己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
就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我想起了父母。我想起了他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想起了他们对我的期望。我知道,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决定振作起来,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发现自己对创新和实践充满热情。于是,我开始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努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我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大赛,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在比赛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从未放弃。最终,我们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
这次比赛让我重拾了信心。我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我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我开始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我渐渐明白了,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能力、锻炼意志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兴趣,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除了学习,生活也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开始学会独立生活,照顾自己。我学会了做饭,洗衣服,整理房间。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它们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
我也开始学会与人相处。我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渐渐融入了大学这个大家庭。
在大学里,我也开始思考未来。我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封家书,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汇报,更是我对自己的反思和总结。它记录了我大学生活的点滴,也承载了我对未来的希望。或许这短短的100字,无法完全表达我的内心感受,但它是我对父母最真挚的爱。
大学生活就像一本书,每一页都充满了精彩的故事。而这封家书,就像是这本书中的一页,记录了我成长和蜕变的过程。我会继续努力,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