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这个问题,每次在论坛或者后台看到,我心里都咯噔一下。真的。它不像“今天吃了什么”那么轻松,也不像“某某剧好不好看”那么娱乐。这问题背后,藏着一股子焦虑,一股子对未来的迷茫和那种想要抓住点什么的渴望。问这话的,八成是个刚工作没几年的助产士小姑娘,或者是个还在学校里,就已经开始为饭碗发愁的助产专业学生。
让我先给个直截了当,甚至有点冷酷的回答:基本不行。
别急着划走,也别觉得我说话难听。我得先把政策这块最硬的骨头给你啃清楚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文规定,报考执业药师,你的专业必须是“药学”、“中药学”或者“相关专业”。
“相关专业”这四个字,听着是不是特有想象空间?像是开了一扇小窗。但你凑近了一看,会发现窗户外面有铁栏杆。这个“相关专业”的名单里,通常包括的是像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这类。你翻来覆去地找,把那张名单看穿了,也找不到“助产学”或者“护理学”的影子。
为什么?道理其实很简单,虽然你可能觉得委屈。
助产士,我们是干嘛的?我们是新生命的守护神,是产妇在最脆弱、最痛苦时刻的依靠。我们的专业核心是围绕着围产期保健、正常分娩接生、新生儿护理、产后康复。我们当然也用药,催产素打得比谁都熟,缝合用的利多卡因剂量拿捏得死死的,产后出血的急救药物更是我们的常规武器。
但,这叫“用药”,不叫“药学”。
这两者之间的鸿沟,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一个执业药师,他需要懂的是什么?是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它如何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这叫药代动力学),是它如何作用于靶点发挥效用(这叫药理学),是各种药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新药的研发流程,是药品的质量控制,是药事管理法规……这是一个庞大、精深且独立的知识体系。
我们助产士掌握的,是特定场景下、几种特定药物的临床应用知识。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用,用多大剂量,观察什么不良反应。但如果有人问你,缩宫素的分子式是什么?它和催产素在受体结合上有什么细微差别?如果一个产妇同时在服用某种抗抑郁药物,这两种药会不会“打架”?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是就得当场卡壳?
这就是区别。术业有专攻。执业药师是药的专家,而我们助产士,是人和生命的专家。国家设置这个门槛,不是为了为难谁,而是为了安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底线。
好了,冰冷的现实说完了。我们来聊点热乎的,聊聊这个问题的本质。
你,一个助产专业的同学或者一个年轻的助产士,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考一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执业药师证?
你图啥?
我猜,你可能图的是一份安稳。
助产这个行业,太累了。真的。那种累,不是搬砖的累,是一种心神的极致消耗。凌晨三点的产房灯火通明,你可能刚处理完一个产后出血,满手的血腥味还没洗干净,下一个宫口开全的产妇又推了进来。你不能出错,一丁点都不能。一声啼哭是天籁,一声尖叫是警报。你的神经永远是紧绷的,你的生物钟是混乱的,你的节假日是属于医院的。
更要命的是,这是一碗“青春饭”。等你到了四五十岁,你还能像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一样,熬得动通宵,跟得动急诊手术吗?你的眼神,你的体力,你的反应速度,都开始走下坡路了。那时候,你的出路在哪里?护士长?总助产士?位置就那么几个,凭什么是你?
于是你抬眼望去,看到了药房里坐着的药师。他们穿着白大褂,坐在窗明几净的药房里,核对处方,发药,做用药指导。没有声嘶力竭的产妇,没有血和羊水,工作环境相对安静、规律,职业生命周期也似乎更长。那种感觉,就像你在一条湍急的河流中奋力划船,抬头一看,发现对岸那条船虽然慢,但它能停靠的港湾似乎更多、更稳当,于是你忍不住想,我是不是也能换条船?
这张执业药师证,在你眼里,可能就是那张船票。
我太理解这种心情了。这是最真实的人性,是对抗职业倦怠和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本能反应。
但是,朋友,此路不通。至少,直接走是走不通的。
那怎么办?难道就只能在这条河里死磕到底吗?
当然不是。我们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但我们可以看看旁边有没有别的桥。
第一条路,最硬核但也最彻底的:回炉重造。
如果你真的对药学爱得深沉,非药师不当,那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去读一个药学相关专业的本科。是的,你没看错,是本科。通过高考或者专升本,拿到那个敲门砖一样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条路,意味着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意味着你要放弃现在的工作,重返校园。这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你得问问自己,你愿意吗?你值得吗?
第二条路,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向上生长。
别总盯着别人碗里的。我们助产士自己的金饭碗,其实很多人还没捧好。
你业务能力够顶尖吗?能不能成为处理各种急危重症的“定海神针”? 你可以去考个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专门做母乳喂养指导,时薪高到你想象不到。 你可以去做孕产康复,现在市场需求巨大,专业的康复师千金难求。 你可以去做分娩导乐,用你的专业和温柔,给产妇最高质量的陪伴。 你还可以往管理岗走,去学习管理知识,竞聘护士长。 实在不行,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你完全可以利用你的专业知识,去做一个母婴健康领域的科普博主。把那些晦涩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焦虑的准妈妈们听。当你拥有几十万上百万粉丝的时候,你的收入和影响力,可能比一个普通的执业药师要高得多。
你看,路,其实很宽。只是我们常常被眼前的疲惫和焦虑蒙住了双眼,只看得到那个最“显眼”的目标。
第三条路,相关领域的“曲线救国”。
如果你确实不想在一线干了,又不想完全脱离医疗行业。那可以考虑转型去做医药代表(尤其是妇产科用药方向的)、医疗器械销售、母婴健康管理师、保险公司的健康顾问等等。你的一线助产经验,会是你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让你在和医生、客户沟通时,有着天然的信任感和专业度。
说到底,一张执业药师证,它代表的是一个特定的专业准入资格,而不是一个通往“岁月静好”的万能钥匙。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药师们也有他们的烦恼,比如职业价值感的缺失,日复一日重复性工作的枯燥,还有越来越严的监管压力。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
助产专业可以考执业药师证吗?
答案是,政策的门关着,但你人生的门,永远为你敞开着无数扇。
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看清了自己,看清了你脚下的路。不要因为一时的迷茫,就去追逐一个不属于你的幻影。你手中托举新生命的力量,那种神圣感和成就感,是任何一张证书都无法替代的。
别让一张证的执念,遮蔽了你手中已经握住的光。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