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九月,秋意渐浓,可心里的那把火却烧得更旺了。这周,说实话,累得像条狗,但又觉得,值。真的,每一个专升本的考生,大概都有这种分裂感吧?身体已经发出罢工信号,脑子却像上了发条,停不下来,一遍遍地盘算着还有多少知识点没过关,还有多少题型没练熟。
上周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把我整个人的节奏都打乱了。头昏脑胀,嗓子火烧火燎的,躺在床上的时候,脑子里竟然还在背英语单词。我真觉得自己有点走火入魔了。那天晚上,舍友看我烧得脸通红,递过来一杯热水,轻轻拍了拍我的背,说了句“别硬撑了”。那一刻,眼眶一下子就热了。你知道吗,那种被人理解的温暖,比任何退烧药都管用。我不是矫情,是真的,这条路太孤独了,每个人都埋头苦读,仿佛戴着一副无形的耳塞,听不见旁人的喧嚣,也听不见自己的疲惫。偶尔一句无关紧要的关心,都能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然后你发现,它没有把你压垮,反而让你更坚持了。
周一,强撑着去了图书馆。空调开得有点冷,我裹紧了外套,感觉身体虚得很,但精神头却异常饱满。大概是生病后的一种反弹吧。先是高数。极限、导数、积分……这些概念在我眼里,一会儿像温顺的小猫,一会儿又变成张牙舞爪的怪兽。特别是在解一道关于不定积分的题时,我卡住了,卡得死死的。我把草稿纸写得密密麻麻,橡皮屑堆成一座小山。那一刻,真的想把笔一摔,大吼一声:“去他的高等数学!”但最终,我只是深吸了一口气,起身去茶水间接了杯白开水,冰凉的水滑过喉咙,把那股烦躁压了下去。回来后,换了个思路,从头梳理公式,突然,灵光一现!解出来了!那一瞬间的喜悦,足以抵消之前所有的焦虑和迷茫。这大概就是学习的魅力,也是奋斗的快感吧。每征服一道难题,都像给自己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我觉得,未来,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英语这周主要攻克阅读理解。以前我总觉得,阅读就是凭感觉,哪个选项看着顺眼就选哪个。结果,可想而知。最近我跟着辅导老师推荐的方法,每天精读两篇,分析长难句,划出关键词,揣摩作者意图。刚开始的时候,慢得像蜗牛,一篇阅读要花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但我没放弃。我告诉自己,慢就是快。这周,我明显感觉到,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更清晰了,生词量也在稳步增长。有一次,读到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里面好几个生僻词,以前我肯定直接跳过,但现在,我竟然能结合上下文,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这种成长,就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虽然不甚明亮,却足以指引方向。
政治,永远是让我又爱又恨的科目。爱它因为它的规律性,恨它因为它无边无际的记忆量。这周背了马哲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那一章。什么联系、发展、矛盾、量变质变……光是理解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耗费了我大量的脑细胞。我尝试用思维导图,用口诀,甚至编了几个顺口溜,希望能把这些抽象的理论刻进脑子里。晚上回宿舍,我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嘴里还在念念有词。舍友问我梦游呢,我苦笑一声,说:“我在和马克思对话呢。”他翻了个白眼,但眼神里带着一丝理解。是啊,谁不是这样呢?为了那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谁不是把自己逼到极限呢?
除了学习,我发现自己也变得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了。以前的我,有点内向,不太爱与人交流。但现在,可能因为压力太大,也可能因为渴望支持,我开始主动和研友们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难题。我们几个,经常晚上在图书馆闭馆后,在外面找个小吃摊,边吃宵夜边吐槽今天的“战况”。有一次,我因为一道概率论的题纠结了一整天,心里特别烦躁,吃饭的时候就忍不住抱怨。结果,旁边的哥们儿,他也不是数学专业,但却耐心听我讲,还用他自己的理解方式帮我分析,虽然没直接给出答案,但那种被倾听、被支持的感觉,真的太好了。我们彼此都是对方的“知己”,这种战友情谊,让我觉得专升本这条路,不再那么孤单。
当然,也有沮丧的时候。这周三,做了一套模拟卷,结果英语的阅读理解错了一大半,完形填空更是惨不忍睹。当时坐在那里,手心直冒汗,心跳得厉害,感觉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那一瞬间,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放弃吧,算了吧,回去好好工作,不也挺好的吗?这个念头像一根针,刺得我生疼。我把模拟卷扔到一边,趴在桌上,眼泪差点没忍住。但仅仅是差点。我告诉自己,现在哭有什么用?哭就能把分数哭出来吗?不能。我爬起来,拿起红笔,把错题一道道地圈出来,开始分析原因。是单词量不够?是长难句没理解?还是逻辑推理出现了偏差?一点点地找,一点点地补。我知道,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然后继续前进。
周末的时候,我给自己放了半天假。这是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无论多忙,周末都要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我去了学校旁边的公园,坐在长椅上,看着大爷大妈们打太极,听着小孩子们欢快的笑声。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像从那个高压锅一样的专升本世界里逃了出来。风轻轻吹过脸颊,带来了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我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我打开手机,刷了刷朋友圈,看到以前的同学晒着旅游照片,晒着工作业绩,心里不是没有波澜。但很快,我就把这些杂念抛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专升本,选择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就必须为之负责。
晚上回到宿舍,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我知道,我的“假期”结束了。我泡了杯浓茶,打开台灯,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专升本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次自我蜕变的旅程。我想要弥补以前的遗憾,想要证明自己的潜力,想要去更广阔的大学殿堂,接受更专业的教育。这是一种不甘心,也是一种对价值的追求。
这一周,我学会了在疲惫中寻找力量,在焦虑中保持清醒,在迷茫中坚定方向。我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难,会有更多的挑战,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的梦想,就在不远处,而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地走过去。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继续奋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