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古话真是没错了。尤其是一年到头,漂泊在外,一到春节,那心呐,就像一只归巢的鸟儿,扑腾扑腾地往家里赶。今年又一样,年前就请好了假,火车票一抢到,心里这块大石头才算落地。回家的路,总是带着点儿仪式感,虽然一年到头,隔三差五也视频,可那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屏幕里的笑脸,终究比不上真实地扑进怀里。
火车上,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还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属于春节特有的热闹劲儿。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回家”两个字,眼神里透着期待,聊天的内容,不是“你家年夜饭吃啥啊”,就是“今年又发多少红包啊”。我靠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从黄沙漫漫到绿树成荫,心里也跟着变幻。想起小时候的春节,那才叫一个隆重。
那时候,春节可不是简简单单吃顿饭,那是个大战役。年前就要忙活,扫房、擦窗、贴春联、挂灯笼,家里里外外都得焕然一新。我最喜欢的就是帮忙贴对联,那时候不懂啥是“横平竖直”,就觉得能把红彤彤的纸往门上一糊,就特有成就感。当然,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年画,观音娘娘、胖娃娃,还有各种吉祥图案,看着就喜庆。
最最关键的,当然是年夜饭。那时候,农村条件没现在好,可年夜饭的排场,一点儿不输。鸡鸭鱼肉,那是样样俱全,而且都是自家养的,自家种的,那味道,啧啧,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最爱吃的,还是我奶奶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每次都得抢着吃。还有饺子,那得全家一起包,你擀皮,我填馅,边包边聊,欢声笑语,那才叫团圆。
小时候的春节,还有好多乐趣。放鞭炮,那简直是小孩子的狂欢。震耳欲聋的响声,把天都快炸开了,烟花绽放的那一刻,照亮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我们兴奋的脸。我还记得,有一次,为了放一个特别大的鞭炮,我悄悄攒了好久的零花钱,结果被我爸发现了,他没骂我,只是摸摸我的头,说:“傻孩子,春节安全第一。”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拜年,也是春节的重头戏。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跟着大人挨家挨户地拜年。磕头、作揖,说着吉祥话,从长辈手里接过沉甸甸的红包,那时候的红包,可比现在有分量多了,感觉里面装的不仅仅是钱,还有长辈的祝福和期盼。当然,也会收到很多糖果和零食,那绝对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刻。
后来,慢慢长大了,春节的味道好像变淡了。上学,工作,一次次地离开家,又一次次地回来。春节,似乎成了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一个不得不回家的理由。年夜饭还是吃,红包还是收,鞭炮声也还在,可那种纯粹的快乐,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好像渐渐被生活的琐事和责任淹没了。
今年,不一样。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像很久没有好好地、真心诚意地享受春节了。我开始回忆那些小时候的细节,那些被我忽略的、却又无比珍贵的片段。我告诉自己,这次,我要好好地过一个春节,一个真正属于我的春节。
到了家,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母亲在厨房忙碌着,父亲在客厅看电视,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那么温暖。放下行李,我主动钻进了厨房,帮母亲打下手。洗菜、切葱姜蒜,虽然笨手笨脚,但心里是踏实的。母亲看着我,笑了,她说:“傻孩子,回来就好。”这简单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年夜饭那天,全家人都围坐在桌边,我剥着虾,看着长辈们慈祥的脸,听着小辈们叽叽喳喳的笑闹声,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家”。春节,从来不是一场盛大的表演,也不是一份必须完成的清单,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归属感,一种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地方在等你回家的感觉。
除夕夜,我陪父亲一起放鞭炮。不再是小时候那种只顾着自己玩的冲劲,而是看着鞭炮在空中炸开,听着那响亮的声音,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心里充满了平静和喜悦。烟花升腾,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我们一家人脸上的笑容,那笑容,比烟花还要灿烂。
我给家里的每个长辈都送上了红包,虽然里面钱不多,但意义不一样。我说:“爷爷,奶奶,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祝您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看着他们接过红包时脸上泛起的笑容,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春节最重要的,是这份心意,这份关怀。
春节期间,我也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家人。陪母亲去逛了逛集市,买了些年货;陪父亲在院子里晒太阳,聊聊天;陪着小侄子玩游戏,看他开心地笑。这些看似平凡的时刻,却是我一年中最珍贵的时光。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春节是个“必须”完成的假期,而是真正地享受这个过程,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
我开始明白,春节不仅仅是吃喝玩乐,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情感的连接,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让我们放下工作的疲惫,生活的烦恼,回到最纯粹的状态,去感受爱,去传递爱。春节,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多高,家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家人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
今年的春节,我没有刻意去追求那些“仪式感”,但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意义。我没有买多少新衣服,但穿上家人为我准备的衣服,感觉特别舒服。我没有吃多少大鱼大肉,但每一口饭菜都充满了家的味道。我没有放多少鞭炮,但每一次的响声都触动着我的心弦。
春节,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尾声。当火车再次启动,载着我离开这个充满温馨的地方,我的心里并没有不舍,反而充满了力量。我知道,即使我走了,家还在,爱还在。而这次春节的经历,也让我对“回家”有了更深的理解。春节,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家人,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下次春节,我还会回来,而且,我会带着更饱满的热情,更深切的理解,去迎接这个最温暖的节日。因为,春节,不只是一个节日,它是一种情怀,一种牵挂,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萦绕在心头的、最温暖的记忆。我想要的春节,就是这样,简单,纯粹,充满爱。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