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本科,这几个字,在我脑子里翻腾,就像夏天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淇淋,凉爽,但又带着一种迫不及待要融化的焦灼。
说实话,我曾经对“国际本科”这类玩意儿,嗤之以鼻。觉得那是给家里有点钱,又不想好好读书的“富二代”们准备的,镀金的玩意儿,回国好混个“海归”名头。但我自己呢?从小到大,我的学习之路,就像在泥泞的田埂上艰难跋涉,一路磕磕绊绊。高考,考得是真不怎么样。
然而,去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上财的国际本科项目。那个时候,我的心像是被狠狠地敲了一下。
先是,我看到了招生简章。密密麻麻的字,我扫了一眼,关键词:“名校”、“国际化”、“小班教学”、“全英文授课”……我的眼睛开始放光。想想曾经无数个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啃着厚厚的课本,为了分数焦虑,为了未来迷茫。现在,一条路,清晰地摆在我的面前。
然后,我去参加了宣讲会。会场里,那些穿着体面的老师们,用流利的英语,描绘着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多元文化”、“全球视野”、“国际竞争力”……这些词汇,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我对未来的模糊想象。
最关键的,是看到了在那里学习的学长学姐们。他们真的不一样。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那种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好奇,是之前我从未见过的。他们谈论着自己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交换的经历,谈论着在联合国、国际组织实习的见闻。
我开始反思,我之前的想法,是不是太过狭隘了?是不是太过于依赖于刻板印象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点了杯焦糖玛奇朵。透过玻璃窗,我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心潮澎湃。我想,我也可以吗?我能不能摆脱过去的束缚,去追逐另一种可能性?
那个夜晚,我几乎彻夜未眠。我开始疯狂地搜索关于上财国际本科的资料,浏览相关的论坛和帖子。我看到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很多充满励志的故事。他们告诉我,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凭,更是一段经历,一场蜕变。
当然,我也看到了很多质疑和批评。有人说,这只是一个“跳板”,是“曲线救国”。有人说,学费太贵,性价比不高。这些声音,我并非没有听到。
但我还是决定,要试一试。
我开始准备申请材料,雅思、托福、文书、推荐信……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我记得为了写好一篇文书,我几乎耗尽了所有的脑细胞。为了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我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每天早出晚归,苦练英语。
我曾经无数次想要放弃,想过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那些压力,那些焦虑,几乎要把我淹没。
但每一次,我都会想起在宣讲会上,那些学长学姐们闪闪发光的眼神。我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点点。
最终,我拿到了上财国际本科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绝地逢生的勇士,终于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胜利。
现在,我已经入学一段时间了。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开始适应全英文的授课环境,尽管一开始,我听得磕磕绊绊,笔记也总是记不全。但我努力去适应,去融入。我积极参加小组讨论,主动和外教交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我开始接触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讨论,一起参加社团活动。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世界可以如此多元,如此精彩。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自己的未来。我不再仅仅满足于追求分数,而是开始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然,我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学业压力、文化差异、经济压力……这些问题,时刻困扰着我。
但我知道,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迷茫的少年。我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上财国际本科,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平台,一个机会,一个让我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
它让我知道,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拓宽视野,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将带着这份激情和梦想,继续前行,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