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哎,说起这《工程制图》的作业,我的天,简直就是噩梦!特别是那本破第四版,简直就是折磨人的小妖精。不过呢,话说回来,熬夜奋战,一笔一划地琢磨,最后能把那些个投影、视图、剖面图画出来,那种成就感,也是杠杠的!虽然现在想想都觉得头大,但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确实是工程师的入门砖啊。
还记得当时,上课的时候,老师老陈头,(他讲课吧,有时口音还挺重),总是拿着他的丁字尺和三角板,在黑板上挥汗如雨,给我们演示各种各样的画法。一开始,我那是完全懵逼的状态。正投影、侧投影、俯视图、主视图,这些个名词,听着就头疼。感觉就像在看外星文字,根本不知道他在说啥。回家作业更是崩溃,画出来的东西,不是线条歪七扭八,就是尺寸标错了,简直惨不忍睹!那会儿,为了画一个螺纹,我差点没把铅笔给捏断!
唉,不过话说回来,我这人吧,属于那种“越挫越勇”型的。虽然刚开始画的惨不忍睹,但还是硬着头皮,一遍遍地练习。那时候,每天晚上,宿舍的灯光下,都能看到我奋笔疾书的身影。草稿纸堆得像小山一样,橡皮擦都快被我用秃了。有时候,实在画不下去,就跑到隔壁宿舍,蹭其他同学的作业抄(嘿嘿,这个必须承认!),然后偷偷研究他们是怎么画的。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作业,画一个轴承的零件图。那个图,细节特别多,各种圆弧、倒角,还有剖切面的表达,简直要了我的老命。我画了又改,改了又画,连续熬了两个通宵,眼睛都熬红了,最后总算是勉强完成了。虽然画得不咋地,但看到那个轴承的“真容”出现在纸上,心里还是乐开了花。
后来,我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比如,先用铅笔轻轻地画出轮廓,再用粗一些的铅笔加深线条; 比如,熟悉各种常用零件的画法,比如螺栓、螺母、键等等; 比如,多看图例,理解不同剖面符号的含义; 慢慢地,我对工程制图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深刻。不再是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把零件画成这样,这种视图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剖切方式有什么好处等等。
当然,为了应付作业,也少不了参考书。尤其是那本《工程制图第四版作业指导与解析》,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每次遇到难题,我都会翻开它,看看例题解析,学习别人的思路。不过,这本书的答案也并非完美无缺,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错误,或者不够详细的地方。所以,在参考答案的同时,我也会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熬夜赶作业的时光,虽然很辛苦,但也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它不仅让我掌握了工程制图的基本技能,更培养了我的耐心、细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工程制图不仅仅是画图,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你从整体到局部,从二维到三维,全面地理解一个零件的结构和功能。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考试,那更是惊心动魄啊!考前,我把所有的作业都复习了一遍,把各种类型的零件图都画了一遍,试图把各种尺寸标注,各种符号,都牢记于心。考场上,我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画着每一条线,标注着每一个尺寸,生怕出错。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考试成绩还算不错,虽然不是满分,但也算是对我的努力的一种肯定。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工程制图很烦,作业很多,考试也很难,但只要你肯努力,肯付出,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而且,你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将成为你未来成功的基石。别忘了,工程师需要的就是这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所以,加油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攻克《工程制图》这道难关!虽然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怕,但是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无价的。这不仅仅是作业,更是对未来的投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