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戏剧影视文学就业太难了
戏剧影视文学就业太难了
0人回答
26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8-29 13:21:58
188****3100
2025-08-29 13:21:58

这句口号,像根针一样,扎在我这颗曾经满怀憧憬的心上,时不时就刺得生疼。说真的,戏剧影视文学,这名字听起来多文艺,多有腔调啊?多少人当年抱着一腔热情,觉得未来就是万丈光芒,是那些银幕上、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故事背后,那个掌控一切的“魔法师”。结果呢?结果是,毕业季,就是“散场”季,而且,这散场,多少有点凄凉。

“好剧本,是稀缺资源!” 这句话,你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对吧?别说是我们这些刚出茅庐的小年轻,就连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编剧,都得对着电脑屏幕,苦熬几个通宵,才能挤出那么几页能见人的东西。更何况我们,手里攒着几部自认为“惊为天人”的剧本,满心欢喜地投出去,石沉大海,那滋味,比失恋还难受。有时候,真的怀疑,是不是我根本就不适合这一行?是不是我的脑子,根本就没有那个“故事工厂”的开关?

“创作,是要天赋的。” 这话,我听过,而且不止一次。但说实话,天赋这东西,谁说得清?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内卷”。大家都在学,都在写,都在想。电影学院、戏剧学院,一年比一年多,招录人数也只增不减。那毕业出来的“文案”,能写出几个好剧本?能捣鼓出几个真正叫好又叫座的故事?大部分人,还在那个“基础知识”、“理论框架”里打转,而真正能跳出来,能用最朴素的语言,讲出最动人的故事的人,太少太少。

我曾经有个同学,毕业论文写的是关于“沉浸式戏剧的未来发展”,听着就很高大上。我们都觉得他将来肯定能进什么知名剧院,或者去高校教书。结果呢?他现在在一个小公司的市场部,每天写软文,写那些“xx产品,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xx”。有时候碰到,他会苦笑一下,说:“写剧本,太累了,而且,没人要。”

“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话,我信。但这个“标准”,有时候也太残酷了。观众就那么点,口味又变来变去。今天喜欢悬疑,明天就爱看宫斗;昨天还在追“甜宠”,今天就转向“现实主义”。我们这些写剧本的,就像是在一个变幻莫测的迷宫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方向,试图抓住那一点点市场需求。可问题是,等你辛辛苦苦写好了,市场风向又变了,你之前的所有努力,可能就成了“过时”。

而且,“资本,是逐利的。” 这句话,谁都知道。但当资本只盯着那些已经被证明是“爆款”的题材,或者那些有流量的明星时,我们这些想写点不一样的东西,想探索点新模式的人,就变得更加边缘化。大家都在追逐“安全牌”,而“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谁敢轻易去押注一个全新的故事,或者一个没人看过的类型?

更别提那些“潜规则”,那些“关系户”。我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但偶尔听到一些令人扼腕叹漕的故事,确实会让人心凉。有时候,一个好本子,因为没“人脉”,就那样被压着,最终烂掉;而一个平平无奇的故事,因为背后有人,就能拿到天价的投资,然后拍成一部让人看了就犯困的电视剧。这种不公平,才是最让人绝望的。

还有,“行业门槛,太低,也太高。” 说它低,是因为 anybody都可以拿起笔写。说它高,是因为真正能在这个行业里站稳脚跟,靠写剧本养活自己,甚至有所成就的,凤毛麟角。大部分人,毕业后,要么去做“枪手”,给别人的剧本“润色”,要么就只能转行,去做一些和“创作”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

我曾经在一家视频平台实习过,负责审片。看到的那些送上来的剧本,五花八门。有认认真真写故事的,也有敷衍了事、漏洞百出的。但最后能被选中的,往往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所谓的“合适”,可能就是符合平台的调性,可能就是容易吸引流量,可能就是成本不高。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句话,我一直挂在嘴边,安慰自己。但有时候,真的怀疑,这“准备”,到底要准备到什么时候?要准备多少个剧本?要积累多少次失败的经验?才能等来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

有时候,深夜里,看着朋友圈里那些还在为剧本奋斗的朋友们,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吐槽。有人说,“我这剧本,写到一半,感觉要废了。”有人说,“又被毙了一个,我感觉我快要放弃了。”但第二天,大家又会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

“热爱,是唯一的支撑。” 也许,这真的是唯一的支撑了。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谁会在这条路上,受得了这么多煎熬?谁会甘愿忍受那些不被看见的努力,不被理解的坚持?

我看到有些同学,毕业后去了广告公司,做文案。也有去了游戏公司,写游戏剧情。还有的,干脆回家,继承家业,或者考公务员去了。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只是,这条“出路”,和我们当年梦想的,似乎渐行渐远。

有时会想,我们学戏剧影视文学的,是不是就是一个“易碎品”专业?培养的是一群浪漫的梦想家,却无法让他们在现实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我们学会了如何构建故事,如何塑造人物,如何理解艺术,但我们却没有学会如何在残酷的市场里,为自己的才华,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

“这条路,不好走,真的不好走。” 我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说,也对那些同样迷茫的朋友们说。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又怎么对得起我们当初那份“热爱”?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在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跌倒之后,才能真正看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才是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的。

所以,戏剧影视文学就业太难了,这不仅仅是一句抱怨,更像是一种残酷的现实写照。它逼着我们去思考,去成长,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独一无二的“出路”。这条路,也许荆棘密布,但只要心存热爱,总有那么一丝希望,能让我们继续前行。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