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心跳,在那一瞬间,绝对漏掉了一拍。你知道那是什么。是准考证。是那个决定你接下来一周是安稳入睡还是通宵研究地图、预订天价“考景房”的最终判决书。
深呼吸,点开,加载的圈圈转得比你的思绪还慢。然后,一行小字,像命运的烙印一样,清晰地浮现——省考考试地点。
那一刻,周遭的一切都静音了。同事的键盘敲击声,窗外的车流声,都离你远去。你的世界里,只剩下那个地名。它可能是一个你无比熟悉的大学城,也可能是一个你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地图上需要放大好几次才能找到的偏远职业技术学院。
这就是“省考”这场大型迁徙活动的起点。一场以考点为圆心的、辐射数百公里的、悲欣交集的城市大冒险。
你永远无法预测,自己会被命运的骰子扔到哪个角落。
最理想的,当然是本市的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的卫生间,甚至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书卷气,让人产生一种“我还能再学五年”的错觉。走在校园里,看着那些青春洋溢的面孔,你甚至会恍惚一下,忘了自己是个已经被社会毒打多年的“大龄考生”。这种考点,是一种精神上的抚慰剂。它告诉你,知识的殿堂欢迎你,哪怕只是短暂的两天。
但更多的时候,迎接你的是那些散落在城市各个犄角旮旯的职业技术学院或者城乡结合部的中学。这里的画风,瞬间就从象牙塔切换到了人间真实。
你可能会穿过一条尘土飞扬的小路,路过几家散发着浓郁香料味的熟食店,才能找到那个挂着斑驳校牌的大门。教室里的桌椅,通常都是“饱经沧桑”的。上面刻着各种青春期的誓言和无厘头的涂鸦,你甚至能从一道道划痕里,读出上一代学子的爱恨情仇。桌子小得可怜,一张A3的试卷铺开,就几乎占满了全部空间,你的胳膊肘只能悬在半空,以一种极其别扭的姿势,完成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奋笔疾书。
头顶的风扇吱呀作响,仿佛随时要掉下来;墙角的蜘蛛网,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窗外,可能是某个班级正在上体育课,那震天的口号声,精准地踩在你思考申论大作文立意的每一个节点上。
这时候,你拼的就不只是知识储备了,更是心态。是一种能在任何恶劣环境下,都能迅速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超能力。
我甚至还去过一些更奇特的考点。比如,某个区的国际会展中心。听起来高大上,对吧?但那意味着你将和成千上万的考生,在一个巨大到能听见回声的空旷空间里,共同完成这场“渡劫”。监考老师骑着平衡车在你身边来回穿梭,那场景,充满了后现代的魔幻主义色彩。你低头是密密麻麻的试题,抬头是望不到边的、和你一样眉头紧锁的脑袋。那种感觉,不是考试,更像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是“焦虑”。
而考点一旦公布,真正的战争才刚刚打响。
你打开订票软件,刚才还能看到的酒店,下一秒就显示“已订完”。价格更是以一种违背市场规律的速度疯狂飙涨。平时一百多的快捷酒店,摇身一变,成了堪比五星级的“考点房”,还附赠一个充满噱头的标语:“祝您金榜题名!”。你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还是咬着牙下了单。因为你知道,一个安稳的睡眠,一个离考场近的距离,是你能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胜算,提供的最昂贵的“后勤保障”。
紧接着,就是研究路线。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被你翻来覆去地看,恨不得把考点周边的每一条小路都刻在脑子里。你要计算从酒店到考场的时间,是步行、打车还是坐公交?下雨怎么办?堵车怎么办?会不会有和你一样想法的考生,把网约车都叫光了?
这种极致的焦虑和规划,堪比一场小型的军事行动。而你,就是自己的总司令。
考试那天,你会看到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
清晨的薄雾中,无数张年轻或不再年轻的脸,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向同一个坐标。他们手里拿着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身份证、准考证和几支精心挑选的笔。每个人的表情都极其相似:严肃、专注,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紧张。
在考场门口,你会看到各种人间百态。有依依惜别的父母,他们的叮嘱比考生本人还要细致;有三五成群、互相加油打气的“考友”;也有像我一样,习惯了单枪匹马,戴上耳机,把全世界的喧嚣都隔绝在外的人。
进入那个被分配给你的教室,找到那个贴着你名字的座位。坐下的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你开始打量这个即将与你共度数小时的“战场”。阳光从窗户斜斜地照进来,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你能闻到新发的试卷散发出的油墨香,混杂着一点老旧教室特有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那张小小的、承载着无数个深夜刷题瞬间的课桌,真的能决定我未来的走向吗?
铃声响起,发下试卷。一切的胡思乱想都戛然而生。你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此刻,窗外的世界、课桌的划痕、监考老师的脚步声,都不再重要。你的整个宇宙,就浓缩在这方寸之间的试卷上。
省考考试地点,它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名。
它是一个个不眠之夜的目的地,是一场场兵荒马乱的旅行,是你人生某个阶段的特殊地标。它见证了你的希望、你的焦虑、你的孤注一掷。多年以后,你可能早就忘了那些题目是怎么答的,却会清晰地记得,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那个有点破旧的教室里,阳光照在你卷子上的温度。
考完试,走出考场,阳光有点刺眼。你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头再看一眼那个校门。它在你眼中,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校了。它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你曾为之奋斗过的纪念碑。
然后,你转身,汇入散场的人流,奔赴下一场未知的旅程。至于结果,就交给命运吧。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