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什么?学习还有过程?不就是看书、上课、考试那一套吗?
要是真这么简单就好了。我们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学习这件事上摔跟头,而且总是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姿势,摔得一模一样。原因嘛,就是没搞懂,或者说,从来没人掰开了揉碎了告诉我们,学习这趟浑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不是一条直线,更像是一个螺旋,一个让你从自负到自卑,再从自卑到自信,最后达到一种“忘了自己会”的境界的循环。
这四个过程,或者说四个境界,分别是:
一、浑然不觉的无能 (Unconscious Inocmpetence)
这是学习的“伊甸园”阶段,充满了天真与傲慢。你站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大门外,看着里面的人玩得风生水起,心里想的是:切,这有何难?
想想你第一次看到别人弹吉他,轻松扫出一段和弦,你是不是觉得“我也行”?第一次看别人剪辑视频,踩着鼓点,画面切换得行云流水,你是不是觉得“不就是拖拖拽拽吗”?第一次看到程序员敲下一串代码,屏幕上就出现一个炫酷的网页,你是不是觉得“这玩意儿,我学个周末就能搞定”?
这就是 浑然不觉的无能 。你不仅不知道怎么做,你甚至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你的世界里,这件事的难度被极度简化了,简化到只剩下了一个结果,而中间那九曲十八弯、充满荆棘的过程,在你眼里,是一片根本不存在的迷雾。
这个阶段的人,往往是提问提得最大声,也最“不过脑子”的。比如:“我想学画画,怎么才能一个月成为大神?”“给我推荐个编程语言,要那种学了就能找到年薪百万工作的。”他们不是坏,他们只是真的不知道那座冰山下面,到底藏着多大的体量。这个阶段是快乐的,因为无知,所以无畏。但这份快乐,就像夏天的冰棍,太阳一出来,就化了。
二、痛苦不堪的有能 (Conscious Inocmpetence)
噩梦,从这里开始。
当你终于鼓起勇气,买了吉他,报了班,打开了那个编程软件,现实会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你以为的和弦是“哆咪唆”,结果你的手指像抽筋了一样扭曲,按出来的全是“呲呲”的噪音。你以为的视频剪辑是“一剪没”,结果你连把素材拖进时间线都找不着北,更别提什么关键帧、蒙版了。你以为的代码是“Hello World”,结果你连环境都配不好,对着一屏幕的红色错误提示,只想砸电脑。
欢迎来到学习的“地狱”模式: 痛苦不堪的有能 。
这个阶段的核心特征是,你 知道自己不知道 了。那片迷雾散了,横在你面前的,不再是平坦的康庄大道,而是一座你根本看不到顶的,陡峭的,该死的,珠穆朗玛峰。
这是最最最折磨人的一个阶段。你的自信心会被彻底击碎,碾成粉末,再被风吹走。你会开始疯狂地自我怀疑:“我不是这块料吧?”“别人怎么都学得那么快?”“我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昨天还觉得“我一个月就能成大神”,今天就觉得“我这辈子都学不会了”。
这个阶段,是放弃率最高的地方。90%的人,都在这里掉头回家了。他们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我太忙了”、“这个不适合我”、“老师教得不好”,然后把那把落了灰的吉他挂在咸鱼上,把那个付费课程忘在网盘的角落里。
能熬过这个阶段的人,靠的不是天赋,不是智商,而是别的。是一种近乎“钝感”的玩意儿。就是那种,明明知道自己很菜,菜得抠脚,但还愿意硬着头皮,一点一点往前蹭的劲儿。是脸皮厚,是不怕丢人,是承认“我就是个笨蛋,但我还想试试”的勇气。
三、刻意为之的胜任 (Conscious Competence)
如果你足够幸运,或者说,足够“轴”,你就能从地狱爬到人间。
你终于能完整地弹下一首简单的《小星星》了,虽然每个和弦转换都像慢动作回放,眼睛还得死死盯着指板。你终于剪出了一个能看的短视频了,虽然为了对上一个音效,你可能把那一秒钟的画面来回拖拽了一百遍。你终于写出了一个能运行的小功能,虽然代码写得像坨屎,而且每写一行都得去网上搜一下语法。
这就是第三个阶段: 刻意为之的胜任 。
你 知道自己知道 怎么做了。但是,这个“知道”是有代价的。你需要调动你全部的、100%的注意力。你的大脑就像一台满负荷运转的CPU,风扇狂转,烫得能煎鸡蛋。
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像一个笨拙的机器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在脑子里过一遍指令。“好,现在左手按住Am和弦,手指要立起来,别碰到其他弦,对,就是这样……然后右手,用拨片,往下,一,二,三,四……”整个过程充满了刻意和不自然,毫无美感可言。
你做对了,但你很累。你取得了进步,但你一点也“享受”不起来。这个过程充满了理性的计算和僵硬的执行。就像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司机,手心冒汗,眼睛瞪得像铜铃,脑子里全是口诀:打灯、挂挡、看后视镜、松手刹、慢抬离合、轻给油……别说听音乐了,副驾上的人多说一句话,你都想把他踹下去。
很多人在这个阶段会感到平台期。因为每一点点的进步,都需要巨大的能量消耗。但,请坚持住。因为黎明前的黑暗,说的就是这儿。
四、行云流水的无我 (Unconscious Competence)
这,就是学习的终极形态,是“神”的境界。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开着车在熟悉的路上,脑子里想着别的事情,听着音乐,甚至跟旁边的人聊着天,等回过神来,已经到家了。你是怎么换挡的?怎么转弯的?怎么躲开那些乱窜的电瓶车的?你完全不记得了。你的身体,好像自己完成了这一切。
或者,你是个资深厨师,客人点了道菜,你抓起盐、糖、酱油,手腕一抖,掂锅翻炒,一气呵成。你到底放了多少盐?你自己也说不清楚,就是一种“感觉”。你让一个新手严格按照你的“感觉”来,他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对。
这就是 行云流水的无我 。
在这个阶段,你已经 不知道自己知道了 。那些曾经让你痛不欲生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再需要经过你大脑皮层的“刻意”处理,它们下沉了,内化了,变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成为了一种本能。一种肌肉记忆。
这时候,你弹吉他,想的是音乐的情感,而不是手指的位置。你剪视频,想的是故事的节奏,而不是软件的按钮。你写代码,想的是逻辑的架构,而不是语法的对错。
你自由了。
你从技能的“奴隶”,变成了它的“主人”。你甚至可以开始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属于你自己的“风格”和“创造”。这个阶段的人,常常会被新手问:“大神,你这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往往会挠挠头,想了半天,然后说:“呃……就是这样……那样……然后就出来了。”
他们不是在装逼。他们是真的忘了当初在第二个阶段,那个痛苦的、想死的夜晚,也忘了在第三个阶段,那个像机器人一样笨拙练习的下午。因为那些苦,已经化成了如今的甜。
所以,你看。学习的真相,根本不是一条平坦的路。它是一个包含了“自大-绝望-挣扎-飞翔”的完整轮回。下一次,当你踏入一个新领域,感到自己像个无可救药的傻瓜时,别慌。恭喜你,你只是刚刚走完了第一步,正式进入了那个最痛苦,但也最有价值的第二阶段。
熬过去,前面就是光。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