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Electronic Keyboard,这是它的英文名字,听起来冰冷冷的,没有电子琴本身带来的那种温暖。小时候,电子琴在我心里,那简直就是个小小的乐队。想象一下,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笨拙地坐在琴凳上,用小指头勉强够着那些黑白键,自以为是地演奏着他所理解的“音乐”。那声音,现在回想起来,估计是噪音居多吧,可当时自己却乐此不疲。
我家的第一台电子琴,是那种很基础的型号,没有花哨的功能,音色也很简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已经足够神奇了。我记得很清楚,琴身是银色的,带着点塑料的质感,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种按钮和旋钮。那些按钮,每一个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乐器音色,什么钢琴、风琴、小号、长笛,甚至还有狗叫和汽车喇叭声!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个“钢琴”音色,虽然听起来一点也不像真的钢琴,但它满足了我对音乐的所有幻想。
那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对着电子琴乱弹。根本不懂什么乐理,也不管什么音阶和和弦,就是凭感觉,想到什么就弹什么。有时候,我会模仿电视里听到的歌曲,用一个手指头一个音符地慢慢摸索,虽然经常跑调,但还是乐在其中。我甚至还给自己编了一首“歌”,歌词很简单,就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词语堆砌在一起,但配上我自创的旋律,听起来竟然也像模像样。
后来,我开始学习电子琴,跟着老师正儿八经地学习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每天都要练习指法、音阶、和弦,还要背诵乐谱。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抵触,觉得失去了那种自由发挥的乐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我开始能够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也开始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教我们弹奏一首叫做《致爱丽丝》的曲子。这首曲子非常经典,旋律优美动听。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想要把它弹好。当我能够完整地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音乐融为了一体,仿佛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琴键上。
当然,学习电子琴也并非一帆风顺。我经常会遇到困难,比如指法不熟练、节奏不准确、音准有问题等等。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感到沮丧,甚至想要放弃。但每当这个时候,我的父母总是会鼓励我,告诉我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我的父母都不是音乐家,他们也不懂乐理,但他们非常支持我学习电子琴。他们会花时间陪我练琴,会给我买乐谱和教材,还会带我去看音乐会。他们的支持,是我学习电子琴最大的动力。
现在,我已经很久没有弹电子琴了。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让我无暇顾及这个曾经的爱好。但我仍然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光,记得那些充满童趣的旋律,记得那些鼓励我的话语。电子琴,它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更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是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一定会让他也学习电子琴。我希望他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能够通过音乐,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毕竟,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人们的心灵。而一台小小的电子琴,或许就能开启孩子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
对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高级的电子琴,功能强大到令人咋舌。什么自动伴奏,什么多音色合成,甚至还能连接电脑进行音乐制作。但我总觉得,那些功能再强大,也比不上我小时候那台简陋的银色电子琴。因为它承载着我的童年,承载着我的梦想,承载着我对于音乐最初的爱。那是一种纯粹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所以,当我再次听到Electronic Keyboard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的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那些温暖的回忆,那些充满欢笑的时光。我想到的,是那个坐在琴凳上,用小指头笨拙地弹奏着“音乐”的小男孩,以及他心中那颗热爱音乐的种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