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护理程序计划阶段的内容,哎,说起来,真的是太重要了。你问我有什么?我跟你说,可真不少!
首先,也是最最重要的,那就是制定护理目标。可别小看这个目标,它不是让你随便写两句“改善患者舒适度”就算了。它得是具体、可测量、可实现、相关,还得有时间限制的SMART目标!记得有一次,我负责一个术后患者的护理,最初的目标是“减轻疼痛”。听起来没啥毛病吧?但问题来了,啥叫“减轻”?怎么“减轻”?多久“减轻”?后来我把它改成了“患者自诉疼痛评分在口服止痛药后30分钟内由8分降至4分以下”,这才算真正落到实处,有针对性,方便评估。
然后,就是制定护理措施了。有了目标,你得想怎么才能达到啊!这个护理措施,也不是让你照搬书本,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比如说,一个肺炎患者,目标是“维持有效呼吸”,那护理措施就包括: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监测血氧饱和度等等。但如果这个患者同时还有心衰,那你的护理措施就得更加小心,控制液体入量、监测心率血压,这些都得考虑进去。这可不是简单的抄书,是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结合临床经验的!
再说说选择护理方法,这个啊,其实和制定护理措施是分不开的。选哪种方法,才能最好地实现你的护理目标?比如说,给患者做压疮预防,你是选择气垫床呢?还是选择勤翻身呢?还是两者结合呢?这都得好好考虑。气垫床是能减轻压力,但如果患者皮肤已经破损,那勤翻身、保持局部干燥可能更重要。方法选对了,事半功倍!
接下来,制定护理计划的时间安排也至关重要。很多年轻护士容易忽略这个,觉得“反正做了就行”。错!大错特错!啥时候做,怎么做,这些都有讲究。比如说,给患者做雾化吸入,你总不能在他吃饭的时候做吧?影响进食不说,还容易呛咳。再比如说,夜间是患者休息的时间,除非特别需要,否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操作,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还有,确定护理人员的职责分工,这对于团队合作来说,太关键了。谁负责测体温、谁负责换药、谁负责记录,都得清清楚楚。避免重复劳动,也避免出现遗漏。特别是抢救患者的时候,职责分工明确,才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记得有一次,我们抢救一个过敏性休克患者,当时场面很混乱,幸好我们提前进行了分工,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才最终成功抢救了患者。
别忘了,评估预期效果也是计划阶段的重要一环。你得预估一下,你的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会怎么样?如果效果不好,该怎么办?比如说,你给患者做了疼痛护理,预期效果是疼痛减轻,如果疼痛没有减轻,或者反而加重了,那你就要重新评估,看看是不是止痛药剂量不够?还是有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另外,患者及家属的参与,绝对不能忽略!很多护士习惯自己做决定,觉得“我这样做是对你好的”。但其实,患者和家属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制定护理计划的时候,应该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关怀。曾经有个患者,因为对某种药物过敏,所以一直拒绝使用。后来,我跟他耐心沟通,详细解释了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且让他参与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中来,最终他接受了治疗,效果也很好。
还有,资源的准备,也得提前做好。你需要哪些药品?哪些器械?这些都得在计划阶段就准备好。别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发现缺这缺那的,那就耽误事了。
最后,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点,那就是书写护理计划。很多人觉得“记在心里就行了”,但实际上,写下来才能更好地指导护理工作,也能方便其他护士了解患者的情况。护理计划的书写,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方便查阅。
总之,护理程序计划阶段的内容,真的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计划”,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自己护理水平的过程。做好计划,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