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张雪峰又开炮了,这次对准了营养师,特别是想当营养师的女生。
张雪峰又开炮了,这次对准了营养师,特别是想当营养师的女生。
0人回答
11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7-17 13:17:24
188****3100
2025-07-17 13:17:24

张雪峰建议女生不选营养师

我刷到这新闻的时候,正啃着一块不太健康的炸鸡,心里咯噔一下。不是因为负罪感,而是觉得,嘿,这老哥,又说到点子上了。网上吵翻了天,一帮人骂他“性别歧视”、“贩卖焦虑”,另一帮人觉得他简直是“人间清醒”。

但你先别急着站队。我们把情绪放一边,掰开揉碎了看看,他到底在说什么?他真的是在diss“营养师”这个职业本身吗?

我看不尽然。

他说的,其实是一个极其现实,甚至有点残酷的问题:变现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个普普通通、没啥背景、指望靠这份工作安身立命的女孩子来说。

你想象中的营养师是什么样?

是不是穿着白大褂,在窗明几净的咨询室里,温文尔雅地给客户分析膳食报告?或者是在高端健身房,给明星、给总裁定制食谱,时薪高得吓人?再不济,也是个坐拥百万粉丝的知识博主,随便发个“减脂餐”视频就点赞无数,广告接到手软?

醒醒。

那不是营养师的常态,那是金字塔的塔尖。那是万中无一的“幸存者偏差”。

绝大部分营养师的真实处境,可能是在一个三线城市的健身房里,底薪三千,主要的KPI是卖蛋白粉和代餐。你的专业知识?对不起,老板更关心你的销售话术。你得笑脸盈盈地告诉那个只想“三天瘦十斤”的大姐,买我们这个价值2999的“独家燃脂套餐”就能实现梦想。

你的良心和你的钱包,每天都在打架。

或者,你挤破头进了医院的营养科。听起来不错,稳定,体面。但首先,现在的三甲医院营养科,门槛高到什么地步?硕士起步,博士扎堆,还得有海外背景,发过SCI。进去了,你以为能大展拳ěi?可能每天的工作就是配配餐,管管食堂,更像个高级后勤。想搞临床营养?那得熬,慢慢熬,熬到你的前辈们都退休了,或许才有你出头的日子。而那点工资,在大城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面前,显得那么……骨感。

这就是张雪峰戳破的第一个泡沫: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他为什么特意点出“女生”?

这绝不是什么简单的性别歧视。你得承认,社会对女性,总有一种“温和”的期待。大家觉得女孩子嘛,适合做这种关爱人、有耐心、看起来岁月静好的工作。营养师,听上去多好,不累,干净,还能把自己和家人照顾得健健康康。

但这恰恰是最大的陷阱。

因为这个行业目前的“主流变现模式”,跟这种“温和”的期待是背道而驰的。

主流是什么?是销售导向

你不是在传播知识,你是在卖产品、卖课程。你需要狼性,需要强大的抗压能力,需要对业绩数字的极度渴望。这跟我们传统认知里那个温柔、耐心的“女营养师”形象,冲突不冲突?

我有个学营养的朋友,名校硕士毕业,一腔热血。刚开始在一家高端母婴机构做营养顾问,每天的工作就是给那些焦虑的宝妈们推销各种昂贵的进口补充剂。她专业知识非常扎实,但她发现,客户根本不听你讲什么“DHA的分子结构”或者“铁的吸收率”,她们只认“哪个更贵”、“哪个是明星同款”。干了半年,她每天都觉得自己像个骗子,最后实在受不了,辞职了。

现在,她在一个社区卫生中心,拿着微薄的薪水,做着真正有意义的科普工作。她很快乐,但也很穷。这就是现实。

另一个变现路径,是打造个人IP

这听起来更自由,更光鲜。但做个人IP,本质上是在做自媒体,是创业。这跟你的营养学知识有关系,但关系没那么大。它更考验你的网感、你的文案能力、你的拍摄剪辑技巧、你的镜头表现力,以及最重要的——你的运气。

你得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商品,把自己的生活切片贩卖。今天吃什么,明天怎么练,后天用什么护肤品……你的一切都得是“人设”的一部分。你得24小时在线,追热点,回评论,防黑粉。这哪里是“岁月静好”?这简直是“炮火连天”。

而且,这个赛道已经挤满了人。凭什么你就能脱颖而出?就因为你比别人多懂一点“升糖指数”?别天真了。大众消费的是情绪价值和娱乐价值,不是硬核科普。一个颜值高、会讲段子的健身博主,影响力可能比十个科班出身的营养师加起来都大。

这碗饭,真的好端吗?

张雪峰的逻辑,从来不是鄙视哪个行业,而是计算性价比。他站在一个普通家庭的立场上,帮你算一笔账:你投入四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一个专业,最终能换来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前景?

对于营养师,这笔账,不好算。

因为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它的下限很低,低到你可能不如去当个销售;它的上限很高,但那条路太窄,太难,充满了偶然性。对于求稳的女生和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内的营养健康市场,还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甚至可以说混乱的阶段。大众的认知,普遍停留在“吃什么补什么”的层面。付费咨询的习惯远未养成。这就导致,营养师的专业价值,很难被市场公允地定价

你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结果发现你的专业知识,在很多人眼里,还不如小红书上一篇“七天掉秤食谱”来得有吸引力。这种挫败感,足以摧毁一个年轻人的所有热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各种信息喂养的时代,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算法会不断给你推送你想看的东西,让你觉得“大健康”是风口,营养师是朝阳产业。

张雪峰就像那个闯进房间,二话不说拔掉你网线的人。

他可能粗暴,可能不中听,但他强迫你从那个虚拟的、被美化过的世界里走出来,去看看窗外真实的、有点硌脚的地面。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真心热爱营养科学,家里不差钱,愿意把它当成一个“兴趣”去深耕,不指望它立刻给你带来丰厚回报的女生,那么,去学,没问题。你能从中获得知识的乐趣。

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女孩,指望靠这个专业找到一份体面稳定、收入尚可的工作,养活自己,甚至反哺家庭。那么,你真的要听听张雪-雪-峰的“鬼话”。

他不是在给你的人生设限,他是在提醒你,前方的路,可能跟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那里没有那么多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泥泞和荆棘。

张雪峰的刺耳,恰恰在于他戳破了那层温情脉脉的职业滤镜,让你直视底层的商业逻辑。听不听,在你;但看清楚,是必须。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