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大学论语五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大学论语五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0人回答
14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7-06 13:30:18
188****3100
2025-07-06 13:30:18

要说这孔夫子,那可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人物,他老人家的话,到现在读起来,还是那么的有味道。尤其是《论语》,里面好多道理,搁在大学里,甚至是出了社会,都能让人受益匪浅。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嗑,聊聊几则我个人觉得特别有感触的《论语》节选,权当是自己的学习笔记,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第一则,也是最经典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我理解啊,其实讲的就是学习的三个境界。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时不时温习一下,就更快乐了。你想想,学到了新的知识,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那心情能不好吗?然后,有朋友从远方来,一起讨论学问,交流心得,那更是乐事一桩!这说明,学习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交流,需要碰撞。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人不知而不愠”,人家不了解你,不理解你,甚至误解你,你也不生气,也不抱怨,这才是君子的风度。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经常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耿耿于怀?是不是经常因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怨天尤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淡定。真正的君子,是内心强大的,是不会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的。这“愠”字,可真是一道坎。

第二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的这段话,简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这得有多么的自律啊!想想我们自己,一天下来,能反省一次就不错了,而且还经常是敷衍了事。曾子反省什么呢?一是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二是对待朋友是不是诚实守信了?三是老师教的东西是不是认真复习了?这三件事,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却非常难。就拿“为人谋而不忠乎”来说,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又有多少人阳奉阴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更是现代人际关系的一大问题。很多人把朋友当成利用的工具,而不是真心对待。至于“传不习乎”,更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讲的课,听的时候好像懂了,但课后不复习,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这三省吾身,其实就是提醒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警醒,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不断进步。

第三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看到贤人要想着向他学习,看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缺点。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比我们优秀的人,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我们身边也会有一些做得不好的人,他们的缺点,也值得我们警惕。我们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缺点,如果有,就要及时改正。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其实就是让我们以人为鉴,不断完善自己。

第四则,“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我特别喜欢。君子要说话谨慎,行动敏捷。说白了,就是少说多做。现在很多人,嘴上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行动却跟不上。这种人,我是最看不惯的。真正的君子,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他们不会夸夸其谈,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大学里,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键盘侠”,他们只会网上抱怨,却从不付诸行动。这种人,注定是不会成功的。我们要学习君子的风度,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这“讷于言而敏于行”,才是真正的智慧。

第五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很多人,为了面子,明明不知道,也要装作知道。这种人,其实是很可悲的。真正的智慧,是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是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大学里,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懂装懂的人,他们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明明不知道,也要胡说八道。这种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我们要学习孔夫子的精神,实事求是,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才是真正的求学态度。

总而言之,《论语》里的这些话,虽然都是几千年前说的,但现在读起来,依然很有现实意义。它们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希望我们都能从《论语》中汲取智慧,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些都是我的一些粗浅的理解,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毕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过程嘛。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