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我奶奶那辈人,对吃食可讲究了。不是那种精致的摆盘,而是对食材本身的尊重,以及烹饪背后那份对家人的爱。可能这就是烹饪工艺的真谛吧,它不只是冷冰冰的步骤,更是情感的传递。
学烹饪工艺与营养这专业,最初其实是想偷师奶奶的手艺。她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简直是人间绝味。我问她秘诀,她总是笑而不语,只说:“心到,味到。”当时懵懵懂懂,现在才明白,那份“心”,包含了对火候的精准把控,对食材的细心挑选,更重要的是,对家人的爱。
营养,当然重要。但如果食物仅仅是满足身体的需求,那也太无趣了。我见过太多为了“健康”而牺牲美味的食谱,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真正好的烹饪,应该是美味与营养的完美结合。这需要对食材的特性有深入的了解,知道哪些食材搭配能产生协同效应,哪些烹饪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
比如说,同样是炒青菜,有人炒出来寡淡无味,有人却能炒出清甜爽口。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对火候的掌握,对调味料的运用,以及对食材本身特点的理解。奶奶告诉我,炒青菜要大火快炒,才能锁住水分,保持脆嫩的口感。还要加一点点白糖,提鲜增甜。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却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现在的烹饪界,各种花哨的技巧层出不穷,分子料理、低温慢煮,让人眼花缭乱。这些技巧固然有其价值,但如果失去了对食材本身的尊重,对传统烹饪工艺的传承,那就本末倒置了。
我曾经在一个高级餐厅实习,主厨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法国人。他做的菜,摆盘精致,味道也确实不错。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后来我发现,他做的菜,更多的是展现他的技巧,而不是展现食材本身的味道。他会用各种复杂的酱汁来掩盖食材的缺点,而不是通过烹饪工艺来提升食材的优点。
有一次,我尝试用奶奶教我的方法做了一道简单的红烧肉。主厨尝了之后,沉默了很久。然后他说:“这才是真正的烹饪。”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烹饪,不是炫技,而是对食材的尊重,对传统的传承,以及对食客的爱。
当然,营养也是不能忽视的。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出现各种营养问题。作为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将营养知识融入到烹饪中,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获得健康的保障。
我设想过未来。未来的餐厅,不应该只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应该是一个传递健康、传递文化的地方。我们可以开设营养咨询服务,根据客人的身体状况,定制个性化的菜单。我们可以定期举办烹饪课程,教大家如何用简单的食材做出美味又健康的食物。我们可以与农场合作,直接从田间地头采购新鲜的食材,保证食材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这条路还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对烹饪的热爱,对营养的重视,对传统的尊重,就一定能做出真正的好食物,就能为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而且,我始终认为,最好的烹饪是充满人情味的。不是那种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标准化食物,而是带着温度、带着故事、带着记忆的食物。就像奶奶的红烧肉,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我对家人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我相信,只有这样的食物,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所以,我不仅要学习烹饪工艺,更要学习如何用心去做菜。我要像奶奶一样,把爱融入到每一道菜中,让每一位食客都能感受到食物带来的温暖和幸福。营养是基础,烹饪是艺术,而爱,才是最重要的调味剂。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