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一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知识点,不是吗?Thur. 或者 Thurs.。中学课本里的一行字,可能还带着点印刷的油墨味儿。但你有没有在某个深夜,或者某个百无聊赖的下午,盯着日历上那个小小的、挤在角落里的 Thur.,然后感到一阵莫名的情绪涌动?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但我有。
对我来说,星期四的英语缩写,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具象化。它不是一个符号,它是一种状态。
你看,Thur.。四个字母。后面跟着一个句号。一个沉重的句号。它不像星期一(Mon.)那样,带着一种无可辩驳的、尖锐的、几乎是暴力性的开场,强行把你的周末美梦撕裂;也不像星期五(Fri.)那样,轻盈得像一个即将被释放的音符,只用三个字母就概括了所有的期待与雀跃。
Thur.,它就那么杵在那儿。不长不短,不干不脆。像一句说到一半的话,像一个卡在喉咙里的半声叹息。那个 “r” 的音,你念一下,Thur...r...r... 是不是有种引擎还在费力运转,但已经开始显露疲态的感觉?它在拖长,在拉扯,在告诉你:还没完,朋友,还没到头呢。
然后是另一个版本,Thurs.。
这个版本就更有意思了。它多了一个“s”。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去琢磨这个“s”。那个“s”,到底是什么意思?所有格吗?星期四的什么东西?还是复数?有好几个星期四挤在了一起?不,都不是。它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变体,但这个变体,在感官上,彻底改变了整个词的气质。
Thurs.,这个“s”就像是压在骆驼背上那根稻草之前,堆积如山的货物里,最沉重、最不起眼的那一箱。它让整个缩写变得更满、更堵。它是一个尾音,一个嘶嘶作响的、泄着气的尾音。它告诉你,这一天的能量正在耗尽,意志力正在被磨损。星期四这一天,本身就是一场漫长而乏味的拉锯战,而 Thurs. 这个缩写,就是这场战争最贴切的战报。
我个人,更偏爱 Thur.,不带“s”的版本。它更决绝,更像一个闷头干活、不想多言的苦力。而 Thurs.,则带着一点点抱怨和粘稠感。在项目管理的甘特图上,当一个任务的截止日期被标注为“Thurs. EOD” (End of Day) 时,我的心跳都会漏掉半拍。那不仅仅是“星期四结束前”,那是一种宣告:你的精力将在这一天被彻底榨干,你的灵魂将在这一刻抵达临界点。
我们把整个星期的缩写放在一起看,这种感觉会更强烈。
Mon. (Monday) - 尖锐,冰冷,像一声枪响。 Tue. (Tuesday) - 平淡,无趣,像白开水,它甚至懒得引起你的任何情绪。 Wed. (Wednesday) - 驼峰日,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告诉你“一半了!”。它有一种微妙的成就感。 Thur. / Thurs. (Thursday) - 泥潭。挣扎。黎明前的黑暗。 Fri. (Friday) - 释放!起飞!三个字母就像翅膀。 Sat. / Sun. (Saturday / Sunday) - 这俩是神圣的,它们甚至常常被完整地拼写出来,以示尊重。它们是另一个维度的存在。
看到了吗?星期四和它的缩写,是整个工作周里最拧巴、最尴尬的存在。它已经越过了最高点(星期三),但离终点(星期五)还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这段距离,就是 星期四 的本质。它是一段精神上的沼泽地,你每走一步都需要耗费比平时更多的力气。
更有趣的是 星期四 的来源。Thursday,源于古英语“Þūnresdæg”,意思是“Thor's day”,也就是“雷神日”。
雷神托尔。北欧神话里那个手持姆乔尔尼尔(Mjölnir)神锤,掌管战争与农业,力大无穷,挥手间便是电闪雷鸣的天神。一个何等威猛、何等充满力量的名字!
然而,你再看看它的缩写,Thur.。
这简直是神话史上最黑色幽默的降维打击。一个掌控雷电的巨神,他的日子,在现代人的日历上,被缩写成了一个拖泥带水、充满疲惫感的四个字母。仿佛那位伟大的雷神,也被困在了格子间里,对着电脑屏幕,处理着堆积如山的邮件,一边敲着键盘一边嘟囔:“怎么才星期四……我的锤子呢?哦,被老板拿去钉钉子了。”
这种巨大的反差感,恰恰就是 星期四 精神内核的完美写照。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想要挥舞神锤、叱咤风云的雷神,但现实却是,我们只是在 星期四 这个漫长的甬道里,拖着疲惫的身体,等待着周末那束微光。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激情,在一周中的这个时候,都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种惯性的坚持。
所以,当我在邮件里敲下“Let's sync on Thur. morning.”的时候,我打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建议。我打出的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我知道你很累,我也很累,但没办法,我们得把这件事在那个该死的“雷神日”搞定。那个 Thur.,就是一个信号,一个在现代职场丛林里,幸存者之间交换的眼神。
它不像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那么急迫到令人窒息,也不像 TBD
(To Be Determined) 那样充满了不确定的拖延。Thur. 是一个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坎儿。它就在那里,不远不近,你绕不开,只能硬着头皮跨过去。
所以,下一次,当你再看到 星期四的英语缩写 时,别再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符号了。
去感受它。
感受那个“r”音的拉扯感,感受那个多出来的“s”所带来的疲惫的嘶嘶声。感受一个威严的雷神被困在日程表里的荒诞。感受那种“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最后挣扎。
它不美好,不浪漫,甚至有点折磨人。但它无比真实。它就是我们每周都要经历一次的,小小的英雄主义。是在油箱见底时,依然努力向前滑行的那段路。
敬,这个拧巴又坚韧的 星期四。 敬,这个沉重又充满力量的,Thur.。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