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于我而言,不止是一个名字,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的起点。记得当年高考完,志愿表上第一个填的就是它,毫不犹豫。原因很简单,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老师,而川师的教育学科,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都是响当当的牌子。
想象一下,一个懵懂的少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第一次踏进狮子山的校门。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场景,真像电影里的慢镜头,美得不真实。
学院的老师们,是我最敬佩的人。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学者,更是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导师。还记得那位教教育心理学的李老师,他上课从来不用PPT,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把那些复杂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常说:“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要点燃学生心中的那团火。”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学院的氛围,也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各种学术讲座、研讨会、社会实践活动,层出不穷。我们经常一起熬夜做课题,一起讨论教学方案,一起为孩子们设计有趣的课程。虽然辛苦,但是乐在其中。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支教活动。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川西高原的一个偏远山区小学。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教室破旧,教学设备简陋,孩子们的生活也很清贫。但是,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我们尽己所能,为他们带去了书籍、文具,也带去了知识和希望。那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
当然,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和实践,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记得宿舍楼下的那家小餐馆,老板娘做的回锅肉,味道简直一绝。还有学校后门的那条小吃街,每到晚上,就热闹非凡,各种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我们经常在那里聚餐,聊天,谈天说地,无忧无虑。
曾经,我也迷茫过,也彷徨过,甚至也想过放弃。但是,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学院的老师们,想起那些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他们给了我力量,让我坚持了下来。
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我把在学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成为一名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看着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快乐地学习,茁壮地成长,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现在回想起来,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它不仅给了我知识和技能,更给了我梦想和希望。它是我人生中一段最重要的经历,也是我永远的骄傲。 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少年,而是一个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的追梦人。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辜负母校的培养,不辜负孩子们的期望!
时间如白驹过隙,那些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都已慢慢实现。 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 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说实话,离开川师好些年了,但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仿佛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偶尔翻看相册,看到当年和同学们一起嬉笑打闹的照片,还是会忍不住嘴角上扬。 那段青葱岁月,真的太美好,太值得怀念了。
教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付出。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用心去教育他们,就一定能够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也是我一直坚持的信念。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