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动手!先把那皱巴巴的床单 (sheet) 拉扯平。有时候是那种四周带松紧带的床笠 (fitted sheet),这个相对好弄,往床垫四角一套,基本就服帖了。可如果是老式的平单 (top sheet),那可真得花点功夫,得从一边拉到另一边,尽量拉平 (smooth out) 那些讨厌的褶子。尤其是床头那边,要尽可能地拉高,为接下来的步骤做准备。这活儿,急不得,得有点耐心,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似的,虽然是最低配的那种。
接下来是盖的东西。常见的有被子 (duvet/quilt/comforter)。欧美人很多用羽绒被 (duvet),外面套个被套 (duvet cover),方便拆洗。美式的那种厚棉被 (comforter) 也常见。咱们国内可能习惯用薄被 (quilt) 或者就是普通的被子。把这被子展平,铺在床单上面。这时候,强迫症患者就开始发力了,得把被子的边缘对齐床单的边缘,或者稍微留出一点点边,看着才舒坦。如果你的床单是平单,盖被子的时候,通常会把床单往上折一截,搭在被子上面,然后两侧和床尾的床单及被子都要塞进/掖到 (tuck in) 床垫下面。这个 tuck in 是个特别形象的词儿,就像把衣服下摆塞进裤子里一样,把床品边缘牢牢地塞到床垫下面,这样床尾和两侧看起来才利落,不会松松垮垮的。尤其是住酒店的时候,他们的床通常都tuck in得非常紧实,有时候甚至会让你觉得有点儿“裹”得慌,这就是典型的“酒店式铺床 (hotel style bed making)”。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tuck in得严严实实。有些人就喜欢那种随意一点的感觉,被子直接铺在上面,两侧和床尾是垂下来的,不往床垫下塞。这两种风格,英文里没有特别绝对的区分词,但描述的时候会说 tuck in the sheets/blankets 或者 just lay the duvet on top。看,连这么细微的动作,都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语言的魅力就在这里,同样是整理床铺,因为方式不同,用词也变了。
重头戏之一——枕头 (pillows)!没有枕头的床,总感觉少了点什么。通常会有用于睡觉的大枕头,套上枕套 (pillowcase)。先把它们放上去,摆正。有些人喜欢把枕头靠墙立起来,有些人则喜欢平放在被子上。再讲究一点的,会有各种靠垫 (cushions) 或者装饰性的小抱枕 (throw pillows)。这些统统可以堆到床上,让床看起来更饱满,更有层次感。放枕头之前,别忘了给它们拍松 (fluff the pillows),让它们恢复蓬松,看起来精神饱满。这个 fluff 的动作,就像给羽毛掸子掸灰尘一样,轻轻拍打,让里面的填充物散开。
整理床铺这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在用手、用身体跟这些柔软的织物打交道。触摸棉质的床单 (cotton sheets),感受羽绒被的轻盈,拍打枕头时的回弹。这些感官体验,是冰冷的英文单词无法完全传达的,但当你亲手做这些动作时,脑子里蹦出对应的英文词儿,那感觉就不一样了,特别真实,特别落地。
想象一下,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你站在床边,一步一步地 make your bed。先把床单铺平,拉平每一处皱纹;然后把被子展开放好,如果你喜欢,就塞进床垫下;最后,把枕头拍松,摆放整齐。当所有东西都到位,床铺变得平整、干净、有模有样时,你会觉得房间都瞬间变得不一样了。它不再是昨晚你疲惫倒下的地方,而是现在整洁有序的个人空间,是迎接新一天的起点。这种完成一件小事的满足感,用英文怎么说?也许可以说 it gives you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一种成就感。
很多时候,学习英语不是死记硬背词汇表,而是把它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里。像整理床铺这样每天都会做的事,里面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物品都有对应的英文词汇。下次你铺床的时候,不妨心里默默地过一遍这些词:sheet,duvet,pillow,tuck in,smooth out,make the bed... 把这些词跟你的行动联系起来。记住,语言是活的,它存在于我们的一举一动,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从一张整洁的床开始,让英文也成为你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别觉得整理床铺是件小事就不值一提。很多成功人士的习惯清单里,第一项就是整理床铺。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对开始新一天的承诺,对自身环境负责的态度。而了解如何用英文去描述这个简单却有意义的动作,也是我们在语言学习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把抽象的单词变成具体的生活场景的过程。从 make the bed 这个词组开始,你会发现,原来日常生活里藏着那么多有趣又实用的英文表达,等着你去发现,去使用。下次跟外国朋友聊到早晨做了什么,你就能自信地说出 "I made my bed this morning!" 是不是很棒?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