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首先最直接的,也是压在心口最大的一块石头:毕业证悬了。现在大多数学校啊,四级跟学位证直接挂钩。别跟我说什么“部分学校”,大部分!特别是那些稍微好点儿的,或者对外语有那么点儿要求的专业,卡得死死的。辛辛苦苦读了四年,论文写秃头,答辩紧张到脚抖,结果就因为这薄薄一张证(或者说一份成绩单),毕不了业?或者只给你个毕业证,没学位证?开玩笑呢!这不仅仅是张纸的事儿,是你四年青春,你所有努力,你未来规划的一个重要敲门砖。没有它,就像你手里拿着张藏宝图,却发现地图上最重要的地标被墨水涂掉了,找不着北。
然后,就是找工作掣肘。你说现在哪个正经点儿的公司,招人时不看四级?外企不用说,那简直是基本线。国企、事业单位,很多岗位也明晃晃写着“CET-4/6通过”。哪怕是私企,你说它不硬性要求吧,但你简历上那一栏空着,或者写个可怜巴巴的分数,跟那些写着“通过”甚至“优秀”的哥们儿姐们儿一比, HR心里那杆秤,立马就倾斜了。这不是能力问题吗?有时候是,有时候真不是。它就是个筛选器,一个大家都默认的、快速把你归类的方式。你还没来得及展示你的十八般武艺呢,可能简历就被划到另一堆去了。那种无奈?太真实了。眼看着心仪的岗位,人家要求四级,你只能默默滑过,心里骂一句:就差那么几分!
别以为只有找工作受影响,考研焦虑也是它带来的连锁反应。很多学校的研招简章里,虽然不一定明确写“必须通过四级”,但有些会写“同等学力”需要提供英语成绩证明,或者复试的时候,英语听力、口语的比重会加大。更要命的是,你心里总有个疙瘩呀!考研本来就压力山大,你还得抽出精力,重新捡起四级那些词汇语法听力,去跟它死磕。那种感觉,就像人家在跑百米冲刺,你还得先绕个小路跑个预赛。心累不累?而且,你想啊,连四级都过不了,考研英语怎么办?虽然侧重点不一样,但这玩意儿多少反映了你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给自己徒增心理负担。
还有,这事儿吧,跟面子也有点关系。你想啊,室友都过了,班里同学也都陆陆续续过了,就你还在挣扎。每次别人谈论考试分数,或者说起要不要报六级,你是不是就默默闭嘴了?那种感觉,有点被边缘化,有点挫败感。虽然嘴上可以说“无所谓”,但心里那道坎儿,过不去。它会让你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是不是比别人笨,是不是学习能力有问题。这种无形中的压力,有时候比实际的后果更折磨人。
说到底,四级过不了,它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一张纸,一份工作,一个升学机会,它更影响的是你大学期间的学习状态和毕业后的心态。你可能不得不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去重考,去刷题,去报班,这本来可以用在专业学习、实习实践、或者发展兴趣上的时间,就这么被占用了。你的大学体验,可能因此变得没那么完整,没那么舒展。
而且,这种状态可能持续很久。有些人毕业后,为了能考一些要求四级的资格证或者岗位,还得捡起来继续考。那感觉,简直是阴魂不散。本来以为大学结束就解脱了,结果呢,它像个小尾巴,甩都甩不掉。每次查分前的紧张,没过时的失落,都得再经历一遍。
但话说回来,是不是过不了四级人生就彻底黑暗了?那倒也不是。总有人找到了不看四级的工作,总有人通过其他方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只是,它无疑给你的人生道路,至少是刚开始的这段路,增加了难度系数。本来平坦的大道,可能得多绕几个弯,或者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和别人一样的起点。
所以,过不了四级,最大的影响可能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失去”,而是它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进了你大学生活乃至未来规划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你不得不安静下来,去面对这个绕不开的现实。它可能让你错过一些机会,让你多走一些弯路,让你心里总有个小小的疙瘩。但最终,它能不能定义你这个人,能不能阻碍你走向成功,那还得看你面对它的态度和之后付出的努力。可别小瞧这个坎儿,也别把它看得比天大。它在那儿,是个事实,是个挑战。怎么应对,那是你的事儿了。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