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国考申论考试时间多长
国考申论考试时间多长
0人回答
8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8 11:06:04
188****3100
2025-05-18 11:06:04

我第一次参加国考,刚进考场坐下,还没怎么缓过神,那叠厚厚的卷子就发下来了。瞥一眼,密密麻麻的材料,足足有六七页,甚至更多。旁边考生开始沙沙地翻页,我心跳就有点加速。别的不说,光是把这些材料通读一遍,理清楚脉络,知道它在说什么,就得花掉不少时间。有人说,看材料像是在淘金,沙子里全是信息,你要找到那几颗闪闪发光的金子。这话一点不假。材料里可能藏着某个政策背景、某个社会现象的细节、某个专家的观点,或者某个地方的真实案例。这些都是你后面答题的血肉。如果你看材料慢,或者抓不住重点,这180分钟的开局就不利索。

然后是题目。申论的题目不像选择题那样直接,它更像是在给你抛出一个个待解的谜团。有的是让你概括主要内容,这个相对简单,就是考验你的归纳能力。但别小看概括,如何在海量信息里精准、全面、简洁地提炼出核心要点,这本身就是技术活。还有的是让你分析某个问题的原因、影响或者启示。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把材料里的信息进行层层剖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那些提出对策的题目。材料里可能只给了一些现象或问题,但解决方案得你自己想,或者结合材料里的零星信息去创造性地提出。这时候,你平时积累的政策常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甚至是一些“常识性”的判断,都会派上用场。当然,这一切都必须紧密围绕材料,不能天马行空。

整个过程,就像打一场仗。材料是战场地图情报资料,题目是指挥官下达的任务,而你的笔,就是手里的武器180分钟,就是作战时间

分配时间是个大难题。我见过不少人,前面看材料、做小题磨磨蹭蹭,觉得反正时间还长,结果到了大作文(也就是文章写作题),发现只剩不到一个小时。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构思、列提纲、下笔、修改,一个小时哪够啊!写出来的东西,要么结构混乱,要么文笔干涩,要么论证无力,分数自然上不去。

所以,考前模拟的时候,教练(当然,是自己心里的“教练”)总是耳提面命:时间管理是王道!看材料大概花多少时间?小题每道花多少时间?大作文预留多少时间?这些都得有个大概的规划,而且得严格执行。比如,我看材料,给自己定的目标是40-50分钟,争取一遍过,把主要内容、核心观点、重要案例都用笔勾出来。小题每道题根据分值和难度,分配15-30分钟不等。大作文,那是重头戏,至少得留出一个小时,甚至70分钟才踏实。这70分钟里,前10-15分钟用来审题、立意、列提纲,然后40-50分钟集中火力写,最后10分钟快速检查、修补。这个时间分配,不是死的,得根据当场的感觉和题目难度来调整,但总得有个底线

最怕的是什么?卡壳。一道题想半天,怎么也找不到切入点,或者写到一半卡住了,句子怎么也接不下去。这几分钟的卡壳,在平时可能不算什么,但在180分钟的考场里,那就是致命的浪费。眼睁睁看着秒针滴答滴答往前走,心里那个急啊,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所以,平时的训练,不光是练答题技巧,更是练抗压能力思维的流畅性。要学会“断舍离”,实在想不出来,就先放一放,做别的题,等脑子转过来了再回头看。千万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而且,申论的写作,它不是让你写一篇抒情散文,也不是让你写一篇学术论文。它有它自己的套路和逻辑。文章结构,要逻辑清晰,一般是“总-分-总”的框架,但分论点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不能是几个孤立的段落拼凑在一起。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得体,用的是公务文书的语言,少用华丽辞藻,多用平实、有力的词语。而且,你的观点和论证,必须得紧扣材料,从材料里来,到材料里去。那些“材料语言”,也就是材料里出现的关键词、关键句,最好能巧妙地融入到你的答案和文章里,这叫“沾材料”,是申论拿高分的一个秘诀

你可能会觉得,哇,180分钟,要做这么多事,还要看好几页材料,写一篇千字文,时间是不是太紧张了?确实紧张。但这就是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它考察的不仅仅是你的知识储备,更考察你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在规定时间内的高效完成任务的能力。

所以,国考申论考试时间多长?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代表着一场高强度的智力马拉松。从你踏进考场的那一刻起,到铃声响起交卷,这180分钟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你和无数竞争者较量的时刻。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展现你的能力,写出最贴近标准、最有说服力的答案,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备考的时候,我常常会盯着时钟,练写大作文,给自己限定时间,就像真正的考试一样。写不完,或者写得很烂,那种挫败感真真切切。但正是这种反复的计时练习,才让我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节奏。知道自己大概多长时间能看完一页材料,多长时间能构思出一个分论点,多长时间能写出一个段落。把控住时间的脉搏,才能在考场上不慌不乱。

回想起来,那180分钟里,有笔尖在纸上飞速划过的声音,有旁边考生轻轻咳嗽的声音,有自己大脑飞速运转、试图捕捉材料里每一个关键信息的嗡鸣声。所有的感知都被无限放大,仿佛全世界都只剩下你和面前这份卷子。当你写下最后一个字,铃声恰好响起,那种感觉,就像跑完了一场精疲力竭但又充满成就感的赛跑

所以,当有人问我国考申论考试时间多长时,我会说,它是180分钟,但它背后的含义,是效率、是策略、是抗压,更是你为了那个梦想中的职位,愿意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的证明。这三个小时,足以决定很多事情。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