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这玩意儿,现在叫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前我们老叫它司法考试。名字改了,可它的“魔鬼”本质一点没变,甚至感觉更“卷”了。以前通过率就低,低得吓人,个位数那都是常有的事。现在虽然说好像数字上好看了点,但别忘了,报考的人数基数蹭蹭往上涨,而且非法本也能考了,竞争更是白!热!化! 你以为非法本好考?那更惨烈,要补的知识简直不是一点点,是从零开始,硬生生垒一座知识的巨塔。
你说难,到底难在哪儿?不是一道题不会做、一本书看不懂那种简单层面的难。它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摧残。
首先,知识量!爆炸式! 刑法、民法、行政法、三国法、理论法,这大类下面,又拆分出无数的小法、司法解释、指导案例……妈呀,光是报菜名儿都能报晕你。更要命的是,这些知识点它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盘根错节,互相勾连。考你一个民法典的物权问题,里面可能掺着合同法的影子,甚至还跟你刑法的某个罪名有点关系。你得拎得清,还得会串起来用。而且法条这玩意儿,年年修,年年改,跟着政策走。今天背得滚瓜烂烂的,明天可能就有新的解释出来了,你又得赶紧更新脑子里的数据库。这感觉就像你刚把一缸水挑满,转头就发现缸底漏了,得不停地往里加。
然后是考试形式。客观题,以前是四张卷子,现在是机考,两张卷子。别以为选择题就简单,它的选项啊,设计得那叫一个刁钻!四个选项里,可能三个都是对的,但就一个最符合题意;或者压根儿就没有一个完全对的,你得选那个“相对最不错误”的。它考的不是你死记硬背,而是你对法律精神、对法条逻辑的理解。很多时候,不是知识点本身多难,而是它挖的那个坑太隐蔽,一不留神你就掉进去了。多少人倒在客观题这第一关上,连主观题的门都没摸到。
过了客观题,还有更要命的主观题。以前是笔试,现在也是机考。这玩意儿考的是你的分析能力、法律适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你的书面表达能力。给个几千字的案例,让你找出法律关系、分析争议焦点、适用相关法条、给出结论。这可不是让你写个读后感,你得写得像个法律专业人士的样子,条理清晰,论证有力,引用的法条得准确,说理得透彻。而且卷面(现在是屏幕)整洁、格式规范也很重要。这部分,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大量的案例分析练习,根本拿不下来。它不像客观题那样,蒙对了还有概率分;主观题,就是硬碰硬,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更别提备考过程本身了。这完全是一场意志力的炼狱。不是几个月突击一下就能搞定的事儿,大部分人得花一年,甚至两三年全职或者兼职备考。想想看,一年啊!日复一日,除了吃饭睡觉,可能就是学习。早上睁眼,脑袋里自动开始过法条;吃饭的时候,耳朵里听着网课;睡觉前,脑子里还在模拟案例分析。你的生活被各种讲义、习题、真题填满,社交几乎断绝,娱乐基本清零。那种孤独感、枯燥感、自我怀疑,会像潮水一样把你淹没。看着窗外别人热热闹闹,你却得守着一方小小的书桌,跟枯燥的法条较劲。尤其是当你刷题刷到崩溃、模拟考分低得吓人、或者听到身边有人过了自己没过的时候,那种打击,简直能让你瞬间泄气。
还有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物质成本。全职备考意味着没有收入,得啃老或者吃老本;兼职备考意味着下班后、周末,别人休息放松的时候,你得咬牙学习,比全职的更辛苦。报个好点的辅导班,买资料、买课程,那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些投入,都是沉没成本,如果你没考过,除了学到一点知识,其他可能就都打了水漂。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也是压在考生心头的一块石头。
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例子吧?
非法本的朋友,为了考这证,硬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半个法律人,从看天书到能磕磕巴巴理解点皮毛,背后付出的努力,常人难以想象。
工作了好几年想转行的,辞掉不错的工作,跑去培训机构或者图书馆,把自己封闭起来,背水一战。
甚至那些法律专业的学霸,大学四年或者研究生三年都是人尖子,真到了考场上,也可能因为一时的紧张、一个坑没避开、或者状态不好,阴沟里翻船。别觉得法本就一定能过,这个考试对谁都一视同仁,它不看你的出身,只看你最后那一哆嗦能不能抓住。
我认识一个哥们,非法本,考了三年。第一年,懵懵懂懂,炮灰了;第二年,铆足劲,学得死去活来,客观题过了,主观题差几分;第三年,已经有点麻木了,抱着“爱咋咋地”的心态,反而过了。你看,这中间的变数有多少?运气、心态,有时候也占了一席之地,但这都是建立在足够努力的基础之上的。
考律师证,真的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过”的考试。它是一场高淘汰率的选拔,是在比谁更刻苦、更聪明、更抗压、更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它筛选的不仅是你的法律知识,更是你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甚至还有你的性格韧性。
当然,话也不能说得太绝望。毕竟每年还是有那么一批人通过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除了前面说的那些,我觉得他们身上有种不服输的劲儿,以及对这个行业真正的热爱。如果只是觉得律师赚钱多、有面子,冲着这些去考,可能很难熬过那个漫长而煎熬的备考期。只有发自内心觉得法律这东西有意思、想做这行,才能支撑你在无数次想要放弃的瞬间,咬着牙再坚持一下。
所以,律师证有多难考?它难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难在考试的形式和技巧,更难在备考过程对人性的考验。它会把你逼到一个角落,让你看到自己的极限,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但反过来想,能通过这个考试的人,确实是经过了一番千锤百炼,手里这本证,分量确实是沉甸甸的。它不只是一个资格证明,更是你熬过无数个孤独夜晚、啃下无数页枯燥法条、打败无数次自我怀疑的勋章。
你要问我值不值?对于真正想吃这碗饭的人来说,这道槛必须跨过去。至于跨过去的代价嘛……看看那些考过的人日渐稀疏的头发,就大概明白了。这是一条荆棘遍布的路,但路的尽头,也许是你想要的风景。只是,在决定踏上这条路之前,最好真的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这趟旅程,不好玩,但很深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