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我想啊,这大概说的不是字面意思。16个字母凑一块儿,能组成什么词?internationalization?那20个了。knowledgeable?13个。communications?15个。management?11个。achievement?11个。Infrastructure?14个。好像没哪个特别典型的、一说出来就让人“哦”一声的大词儿,恰好是16个字母的。但如果把16个字母看成一个象征呢?象征某个特定、具体的概念,某个有门槛的领域,或者某种需要一定知识背景才能理解的“行话”?
而26个字母,那不用说,妥妥的就是英语字母表,A到Z,不多不少。它是啥?是基础,是构成一切的元素。所有的英文单词,不管多长多复杂,不管它是指代火箭升天还是指代街边一块砖头,都得由这26个字母拼出来。没有这26个字母,啥也别谈。就像你学画画,得先会拿笔,会画直线曲线,会认颜色。这些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东西,就是绘画世界的“26个字母”。你学编程,得先知道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循环,什么是函数。这些最基础的逻辑单元,就是代码世界的“26个字母”。
所以你看,“16个字母”和“26个字母”摆在一块儿,是不是有点意思了?它可能在说,那个听起来挺唬人的、有点专业范儿的、让人一时间摸不着头脑的“16个字母”的东西,归根结底,都是由最普通、最基础的“26个字母”组成的。
想想看,我们生活中,是不是充斥着太多这样的“16个字母”?公司里开会,领导嘴里蹦出来的各种缩写,各种“赋能”、“生态位”、“心智份额”;网上冲浪,那些小圈子的“梗”,你不混那个圈子,根本get不到笑点;技术论坛里,满屏的专业术语,什么“容器化”、“微服务”、“边缘计算”,听得人云里雾里。这些,都是特定的语言,是某个领域、某个群体的通行证。你掌握了它,仿佛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能跟里面的人顺畅交流。没掌握?对不起,你就是个局外人,听着大家高谈阔论,自己只能干瞪眼。那时候,那些词,那些概念,就像是由16个字母组成的某个魔咒,强大而神秘,而你,手里只有最最基础的26个字母,感觉它们啥用也没有。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那个让人懵圈的“赋能”,拆开了看,不还是“赋”和“能”这两个字,用最基础的汉字组成的吗?那个“边缘计算”,不还是“边缘”和“计算”两个词,用最基础的数学和地理(或者说方位)概念加上最基础的计算概念组合起来的吗?那些看似高深的“16个字母”,之所以能传达特定的意义,是因为它们遵守了最基本的语言规则,利用了最基础的逻辑,构建在最普适的元素之上。
就像你学一门新的手艺。刚开始,师傅说的那些“行话”,那些只有他们懂的操作细节、经验总结、甚至窍门儿,听起来玄乎得很,感觉学这玩意儿真是深不可测。那些“行话”和“窍门儿”,也许就是这手艺的“16个字母”。但师傅教你的时候,第一步肯定还是让你认工具,熟悉材料的脾气,练最基本的动作。那些反复枯燥的练习,那些对基础原理的理解,才是这门手艺的“26个字母”。你不能光盯着师傅做出来的成品有多漂亮,盯着他嘴里说出的那些“高级”词儿,你就想一步跨过去。基础不扎实,那些所谓的“窍门儿”在你手里就是个死知识,根本用不出来,或者用出来也是个四不像。
所以说,这“16个字母26个字母”,可能是在提醒我们,别被那些表面的光鲜和复杂给忽悠了。那些看起来牛气哄哄的、只有少数人掌握的“16个字母”,其根基,都在那些平凡无奇、人人都能接触到的“26个字母”上。就像盖楼,再宏伟的大厦,也得从一砖一瓦,从钢筋水泥这些最基础的材料开始。你只看到顶楼的风景有多好,却没看到下面深埋地下的地基有多稳固。
现在这个时代,信息爆炸得厉害,各种新概念、新名词层出不穷,恨不得每天都冒出几个由“16个字母”组成的新鲜词儿,听起来一个比一个高级,一个比一个像“风口”。很多人就急啊,生怕自己落后,赶紧去追这些新词儿,去模仿这些新模式。但很少有人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支撑这些新概念、新模式的最基础的原理是什么?它们建立在哪些不变的规律之上?那些构成它们本质的“26个字母”,你真的理解透彻了吗?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有人学做饭,老想一步到位做出米其林级别的菜肴,却连最基本的火候控制、调味比例都不明白。有人学投资,总盯着那些“内部消息”、“黑马股”,却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最基础的财报,去理解最基本的市场规律。他们追求的是那个由“16个字母”代表的快速成功、高大上的结果,却忽略了由“26个字母”代表的漫长积累、枯燥练习和对基础的深刻理解。
那些真正的大师,那些在任何领域都能游刃有余的人,他们往往不是只会说那些“16个字母”的“黑话”,他们是对“26个字母”烂熟于心,甚至能创造出新的组合。他们懂得,那些看似高深的东西,都是从最简单的地方生长出来的。他们有能力把复杂的概念用最简单的语言讲清楚,因为他们真正掌握了构成复杂概念的基础元素。
所以,下次当你听到一个完全不懂的“16个字母”组合时,别慌。也别只想着赶紧记住它、会用它。试着去拆解它,去探究它背后的基础原理,去找到构成它的那些“26个字母”。理解了那些基础,这个“16个字母”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神秘的符号,而是整个知识体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那时候,你不仅懂了这个词,你还理解了它所处的语境,理解了它是怎么演变而来的,甚至能预测它的未来发展。
“16个字母26个字母”,也许就是在提醒我们,保持谦逊,回归本源。那些看起来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往往蕴藏着最强大的力量。别只盯着山顶的光环,忘了脚下的路,忘了构成山体的那些最普通的泥土和石块。那些由26个字母构成的最简单的词语、最基本的原理,才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真正工具。掌握了它们,你就能组合出无数个“16个字母”,甚至是更长更复杂的表达,去探索未知,去创造可能。这,大概就是这个有点怪异的标题,藏在字里行间,想跟我说的吧。有点意思。
相关问答